刘兴亮

作品数:10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宋代北宋士人士风祭祀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船山学刊》《西夏研究》《历史教学(下半月)》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宋代的御容及奉祀制度被引量:5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2年第3期20-26,31,共8页刘兴亮 
奉安、祭祀御容是宋代国家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在此期间,国家对御容的绘制,奉安地点、奉安程序以及日常祭祀的规格、等级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同时,御容的奉安与祭祀亦有着重要的政治功能:其一方面为社会孝行思想的传播有所帮助;另一方面...
关键词:宋代 御容 奉安 祭祀 
《宋史·吴育传》勘误一则被引量:1
《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1期76-76,共1页刘兴亮 
中华书局点校本《宋史》卷二九一《吴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9728页)载:“异时宗子所过,纵鹰犬暴民田,入襄城境,辄相戒约,毋敢纵者。举贤良方正,擢著作郎、直集贤院、通判苏州。”
关键词:《宋史》 中华书局点校本 勘误 举贤良 著作郎 
辽代的御容及辽宋间御容交聘活动考述被引量:4
《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171-174,共4页刘兴亮 
奉安、祭祀御容是辽代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就制度层面而言,其一方面继承了前代及北宋御容奉安的传统;另一方面,又根据契丹民族风俗在一些方面进行了调整与补充。同时,围绕御容,辽宋之间曾展开一系列的交聘活动,这些活动是双方交往的重...
关键词:辽代 御容 北宋 交聘 
论西夏皇室婚姻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西夏研究》2011年第4期74-81,共8页刘兴亮 
西夏皇室的婚姻主要以党项族的内部婚姻为主,同时亦与周边汉族、吐蕃、契丹等民族有着广泛的婚姻关系。纵观西夏皇室婚姻状态,主要呈现出礼制婚俗与原始婚俗并存、婚姻的多元化与等级性并重和婚姻的政治色彩极其强烈等特点。
关键词:西夏皇室 婚姻 党项族 
北宋时期的西北士风——以陕西路为中心被引量:1
《兰州学刊》2011年第8期166-172,共7页刘兴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101120102000033)~~
北宋时期,随着国家政治中心的的东移,经济中心的南移,西北地区在文化方面逐渐衰落,与此相对应的就是,新兴士人的总体数量亦与其他路分拉开了距离。但是同时,正是这种内外因素的作用,西北的士风,开始更为密切的与民风相关联,呈现出很多...
关键词:北宋 陕西路 士人 西北士风 
仁宗朝士人群与北宋中期士风的转变被引量:2
《船山学刊》2011年第3期149-152,共4页刘兴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01120102000033)
仁宗时期是北宋士风建设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士大夫群体逐渐改变了过去那种保守、萎靡的形象,转而以一种高昂、向上的精神状态示人,对时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士风的转向,固然有范仲淹、欧阳修等文坛领袖倡导的因素,但更多是与当...
关键词:仁宗朝 士人 士风 
宋代士习奔竞原因的多角度考察
《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93-97,共5页刘兴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士习奔竞是宋代士大夫政治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其形成大体有以下方面的原因:士大夫阶层投机性政治心态的作用;传统官场文化的影响;宋代选官制度方面的痼疾;制度运行中产生了变异。
关键词:宋代 士习 奔竞 
北宋士风之异动——以奔竞、隐逸、政争、奢靡等风气为例被引量: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74-78,共5页刘兴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20101120102000033)
北宋时期,士大夫阶层异常活跃。他们很多人恪守传统儒家"士志于道"的价值追求,或以天下为己任,厉行忠义;或尊经法古,净化世道人心,其精神一直为后世所称道。但与此同时,传统士大夫身上的消极性因素此时亦得以放大,其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
关键词:北宋 士大夫 士风 异动 
“中国十至十三世纪历史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在武汉召开
《中国史研究动态》2010年第12期19-21,共3页刘兴亮 
2010年8月19日至21日,“中国十至十三世纪历史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在武汉召开,会议由中国宋史研究会、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历史研究所共同主办。
关键词:国际学术研讨会 宋史研究 大学历史 中国 武汉 年会 华中科技大学 2010年 
宋代西北吐蕃联姻问题探析被引量:2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121-128,共8页刘兴亮 
两宋时期,西北吐蕃势微,部众四散。为求生存,吐蕃各部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亦注意用联姻等方式来强化彼此以及与西夏、辽以及回鹘等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西北吐蕃的联姻关系,前期主要以六谷联盟内诸部为主,后期则主要围绕唃厮啰家族展开。...
关键词:宋代 西北吐蕃 联姻 唃厮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