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然

作品数:2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诗缘情诗以言志诗言志诗学批评神人以和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教资料》《文艺评论》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诗言志”与“诗缘情”被引量:5
《文艺评论》2014年第10期46-49,共4页刘安然 杨隽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乐教与周代演诗形态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10YJC751105);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研究成果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诗学批评的重要命题,始于先秦。《尚书》记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偕,无相夺伦,神人以和。”①又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诗以言志。”②到了战国,“诗言志”的说法已经很普遍,...
关键词:“诗缘情” “诗言志” 礼乐精神 诗学批评 《尚书》 神人以和 诗以言志 政治精神 
自沉于江不随波,涤净汨罗水清清——谈屈原之死的崇高美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14年第31期15-17,共3页刘安然 
屈原之死具有崇高的美学意义。死亡令人恐惧,生命本值得珍惜,但屈原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愿随波逐流,更不愿与污浊同流合污,他伟大的心灵和强烈的情感迸发深深震撼着后世众人的心灵。屈原投入汨罗江的那一刻已超越了个人生死,超越了...
关键词:屈原之死 崇高美 伟大的心灵 强烈的情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