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秋林

作品数:30被引量:14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布依族文化基因仪式文化文化人类学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民族研究》《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民族文学研究》《遵义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信仰体育”:转经的身体运动研究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5年第1期46-52,154,共8页吴秋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南地区国家化进程与民族交融史研究”(22AZS003)。
藏人的转经是一种个人礼佛活动,目的主要是表达藏传佛教轮回思想和精神,但在体育人类学视野中,这也是身体的运动过程,一种利于身心健康的民族民间“体”育。转经性质的身体运动,在藏族聚居区具有全民性,对于藏族群众的心灵和体质都有深...
关键词:转经 体育人类学 “信仰体育” 藏族 具身性 
中国影视民族学历史缘起、功能和分类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李君怡 吴秋林 
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史重点项目“西南地区国家化进程与民族交融史研究”(项目编号:2022AZS003)。
影视民族学在国际人类学民族学中已经是一个“显学”,是一个代表现代性的学科,中国的影视民族学也在百年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但其学科地位与自己的贡献不符,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梳理现当代中国关于影视民族学的概...
关键词:影视民族学概念 历史缘起 实践理性 中国影视民族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仡佬族传统文化的发展研究被引量:2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郎丽娜 吴秋林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生态博物馆实践与理论研究”(BMZ112);贵州省哲学社会研究院基金项目(19GZQN16);贵州省哲学社会研究院项目(19GZQN16);遵义师范学院乌江流域历史文化研究基地项目(WJ2017007);遵义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资金项目(40300378);贵州省社科“十四五”规划特色优势项目(21KYPY01)。
我国仡佬族传统文化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其实可看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力量对仡佬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仡佬族传统文化实现了“国家化”;仡佬族传统文化得到一种新的表达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仡佬族传统文化的现代...
关键词:仡佬族 仡佬族传统文化 文化国家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基因与社区营造——兼及中国社区模式研究被引量:3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5-26,共12页吴秋林 吴晓梅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西南地区国家化进程与民族交融史研究”(22AZS003)。
中国的国家社区营造是从21世纪初叶开始的,是顺应中国的工业化发展而来的新的社会结群和国家的“元治理”方式,但它延续和“继承”了中国历史上一系列的原始结群遗产,故中国的社区营造目前大致有八种方式。与世界上的绝大多数社区营造一...
关键词:社区营造 元治理 文化基因 社区多样态 
中国生态博物馆的“生态”研究被引量:2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311-319,共9页吴秋林 杨春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BMZ127)。
生态博物馆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关系的建立和表达。其主要的路径是把社区区域等同于生态博物馆区域,并且使用布展方式在区域内建立标牌,以实现博物与环境的生态关系建立。中国的生态博物馆建设全景式地实践了这一过程,并且在早期的“...
关键词:生态博物馆区域 生态关系 博物与环境 生态博物馆与生态学 
民族碑刻:社会记忆、地方志、民俗的循环——以西南地区布依族碑刻为例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24-130,共7页吴晓梅 吴秋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生态博物馆实践与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19BMZ1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碑刻作为金石文化之一,是社会记忆的一种载体和方式,更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但碑刻文化的意义不仅在于此。它是一种文化运动的循环过程,即碑刻记忆了社会事件,久而久之便成了民俗,反过来又解释了碑刻的社会记忆,而地方志记载了碑...
关键词:民族碑刻 社会记忆 文化再生产 民俗 
“亚细亚”的终结: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转型模式研究被引量:3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11-17,共7页郎丽娜 吴秋林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文化单列课题"贵州省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研究"(18GZZB23)
中国传统农业在探索发展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转型模式:一是集约化、规模化的种植和经营;二是特种种植和养殖;三是农业景观的开发和利用;四是传统乡村历史、民俗文化的开发与利用。这些转型模式呈现了中国传统农业在现代化发...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亚细亚” 转型模式 农业农村现代化 
微信:结群革命与现代生存被引量:7
《民族学刊》2018年第6期80-85,123-125,共7页吴秋林 
在人类的文化基因中,没有任何的人群能够摆脱结群这一人文进程。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结群而居的传统方式已经成为往事,居住的结群让我们"分布"到社区里,而原来结群具有的许多功能被碎片化到城市的各种馆站机构中。在结群方式上,微信群又...
关键词:微信 结群 网络社会 现代生存 
苗族文化的群体性研究
《贵州民族研究》2017年第12期47-52,共6页彭娜娜 吴秋林 
在苗人的社会组织结构中表现出其"群"和"群体主义"的思想,这样的"群"和"群体主义"又是源于其"鬼"文化信仰体系中以群体形式存在的崇信对象,我们称其为"鬼群"。"鬼群"的存在影响着苗文化的方方面面,这在民族志当中有许多例证。当把苗人的...
关键词:苗人 群体主义 集体主义 “井田制”群 
文化基因论研究的基本趋势和内容——吴秋林教授访谈录被引量:3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22-28,共7页杨春艳 吴秋林 
该访谈录使用问答的方式展开的是文化基因论研究的基本趋势和内容,认为展开文化基因研究才是实现完整人类的基本研究,生物基因的研究实现的只是"半人"(生物人),而另外一半人(文化人)的研究应该用文化基因研究来实现。文化基因研究中存...
关键词:半人 自意识 文化原点 文化基因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