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军

作品数:12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兰州城市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西北方言汉语方言语音汉语语法特点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西藏研究》《咸阳师范学院学报》《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甘肃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计划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北方言部分曾梗摄韵母特殊读音的地域分布和历史层次被引量:2
《当代语言学》2022年第6期916-932,共17页邢向东 张建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地图集”(15ZDB106)资助。
中古曾梗摄舒声韵和入声韵在山西、西北方言中的读音颇有意味。曾梗摄蒸耕庚韵“扔迸横”的白读音在西北方言中的分布分为两路:北路从晋北到陕北、兰银官话银吴片、金城片、河西片到北疆片;南路从汾河片跨过关中片到秦陇片、陇中片、河...
关键词:“扔迸横” “北墨白麦” 地域分布 历史层次 
关中和河西走廊一带的历史概况及其对语言的影响
《丝绸之路》2015年第24期54-56,共3页柯蔚南 张建军 杜永仁 
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河州方言与文化民俗研究”(1011B-0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语接触视域下的河州方言语音研究”(12XYY007)
1994年美国《中国语言学报》第7期刊载了爱荷华大学著名汉藏语言学家柯蔚南教授的《西北汉语方音纲要》(《A Copendium of Phonetics in Northwest Chinese》)一文。本文选自其中第一部分第一章,文中勾勒了关中和河西走廊地区的历史...
关键词:关中 河西走廊 历史概况 语言 影响 
西北方言入声韵带i介音现象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55-59,共5页张建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XYY007);甘肃省硕士生导师科研项目(1011B-06)
西北方言曾开一入(德韵)、梗开二入(陌麦韵)今带i介音这一特征,主要分布在兰银官话的银吴片、河西片,以及中原官话陇中片的民和、乐都两县。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曾摄德韵和梗摄陌韵、麦韵字今韵母合流。通过同山西方言入声韵的比较,发现这...
关键词:i介音 曾梗入合并 方言影响 
从语法特点看唐汪话的语言性质被引量:4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41-144,共4页莫超 张建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多语接触视域下的河州方言语音研究"(12XYY007);甘肃省硕士生导师科研项目"河州方言与文化民俗研究"(1011B-06)
多年来,学界一直将甘肃东乡县的唐汪话跟青海吴屯话等作为"混合语"的代表。据掌握的资料及所作的研究表明,唐汪话的语音词汇都与周边汉语一致;语法方面跟汉语也有许多对应之处。异于汉语的语法特点在于:"宾动式"居多,有部分"格"标记及...
关键词:宾动式 格标记 唐汪话 东乡语 语言接触 
汉语西北方言语音演变的历史研究概述被引量: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76-81,共6页张建军 
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河州方言与文化民俗研究(项目编号:1011B-06)";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多语接触视域下的河州方言语音研究(项目编号:12XYY007)"阶段性成果
汉语西北方言,指陕、甘、宁、新、青5省的官话方言。西北方言以一致性强著称,它是如何形成的,至今没有一个系统的结论。如何建立以《切韵》为代表的中古音和现代西北各地方言的联系,一直是没有完全解决的课题。我们从西北方言历史音韵...
关键词:汉语 西北方言 语音 演变 历史 来源 研究 
兰州地名命名的文化心理特征被引量:3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17-20,共4页张建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项目"民族融合地区(兰州)地名训诂"(10XYY020)的阶段性成果
归纳了兰州地名命名的主要方式,并分析了其命名的文化心理特征。
关键词:兰州地名 命名 方式 文化心理 
藏语和河州汉语方言的接触史及接触类型被引量:4
《西藏研究》2009年第2期63-70,共8页张建军 
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讨论藏语与河州汉语方言的接触历史,以及由此造成的藏语与河州汉语方言接触的历史文化背景;第二部分根据其接触历史和现实面貌,指出藏语与河州汉语方言接触主要有三种类型:文化型接触、地缘型接触以及商贸型接触。
关键词:藏语 汉语 语言接触类型 
甘南藏语与周边汉语方言的接触类型被引量: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129-132,共4页张建军 
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根据甘南藏语与周边汉语方言的接触历史和现实面貌,将甘南藏语与周边汉语方言的接触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藏汉民族之间因文化交流引发的语言接触即文化型接触;一种是藏汉族群在生活地域上相互紧邻、来往密切或长期交错杂居、共同生活引...
关键词:甘南藏语 汉语方言 语言接触类型 
河州汉语方言成因探析被引量:3
《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128-131,共4页张建军 
河州是甘肃临夏的古称。河州话是生活在这一地区汉族所操的语言,也是各民族相互交际的工具。文中考察了历史上河州跟中原的交往,移民、征战、大山、大川以及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接触等史实。我们认为河州汉语方言是历史上汉人移民周边...
关键词:河州 汉语方言 成因 探析 
甘肃临夏话的虚词“着”被引量:5
《甘肃高师学报》2007年第6期12-15,共4页张建军 
文章通过大量例句,对临夏话虚词"着"的用法进行描写,并尝试结合一定的句式加以探讨,进而结合历史文献材料,对"着"的各种用法加以解释。临夏话中"着"体现了不同的历史层次。一方面保留了"着"除完成貌标记之外的历史文献中出现的其他全部...
关键词:甘肃临夏 虚词“着” 用法 历时 来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