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涛

作品数:51被引量:592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陪审制度审判权法院司法独立审理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政法论坛》《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理论导报》《法制与社会发展》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贵州省省长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审判为中心”的内涵及其制度完善被引量:29
《法学》2016年第11期61-69,共9页张泽涛 
刑诉学界、检法系统对于"以审判为中心"的概念及其内涵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澄清其分歧应该以《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为中心。"以审判为中心"应该坚持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以审判为中心"的地...
关键词:以审判为中心 分歧 互相配合 庭审实质化 全程性 
张泽涛: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中国司法》2016年第8期4-4,共1页张泽涛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应着重解决好以下三方面问题。首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扭转庭前会议实体化倾向,实现由审判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权责机制。具体而言,应明确将庭前会议的事项限定为程序性事项,并且可以尝试庭前会议...
关键词:诉讼制度改革 法庭审判 权责机制 庭前审查 裁判者 主持者 实体化 程序性 
澄清模糊认识 解决关键问题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理论导报》2016年第7期52-53,共2页张泽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司法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指在坚持司法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前提下...
关键词:制度改革 刑事诉讼活动 审查起诉 司法机关 事实证据 分工负责 事实认定 刑事诉讼法 死刑案件 直接言词原则 
完善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为视角被引量:3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6年第2期31-33,共3页张泽涛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权力配置与运作的基轴。设置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无疑有其合理性,也与多年来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自身特点相一致。但是,长期以来,刑事司法实践...
关键词:分工负责 权力配置 制度改革 刑事司法实践 令状主义 交叉询问 法律监督 强制措施 侦查人员 检察机关 
法院向人大汇报工作机制的改革完善
《人民法治》2015年第8期74-,共1页张泽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新一轮法院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建立权责明晰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审级独立,规范上下级法院审级监督关系,实行'权责统一','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从而革除审判权的行政化和地方化现象。而法院向人大汇报...
关键词:法院 司法机关 汇报 《法院组织法》 
法院向人大汇报工作的法理分析及其改革——以十八大以来法院体制改革为主线被引量:16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57-68,共12页张泽涛 
2012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社会科学基金资助(14BFX066)
法院向人大汇报工作虽然符合《宪法》以及相关组织法的规定,但是却与十八大以来中央对法院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权责统一"和"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不相一致,会导致审判责任主体归属不明,使得审判权的行政化和地方化痼疾难以根治,...
关键词:合宪 权责统一 责任制 行政化 地方化 
民族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基于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功能定位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4年第4期3-15,共13页张泽涛 段威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成败、废立、改革等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1]专家学者、实务部门、社会人士纷纷发表意见:有学者认为,法学教育规模之大,已经超过了现有法律人才市场可以接受的数量;[2]也有学者认为,'我国...
关键词:教育 法律 法学 实务 学者 部门 专业 
推进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工作的多维探索——纪念《民族区域自治法》颁行30周年专家笔谈被引量:2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5-19,共15页张泽涛 匡爱民 张文香 苏钦 陆平辉 乔世明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创举。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是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民族工作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 少数民族权益 法制化 
刑事特别程序亟需厘清三个基本问题被引量:11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109-116,共8页张泽涛 崔凯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并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刑事疑难案件处理的社会效果考察--从程序完善的视角"(13YJCZH023)的阶段性成果
《刑事诉讼法》新设了特别程序。目前学界对特别程序的研究主要针对具体的操作制度,对于刑事特别程序的基本理论问题即程序性质、适用范围和立法技术三大问题的探索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立法上应该对刑事特别程序的诉讼程序根本属性加以明...
关键词:特别程序 性质 适用范围 立法技术 
刑事案件合并与分案审理立法梳理及法理评析被引量:8
《政法论坛》2013年第5期104-111,共8页张泽涛 崔凯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刑事疑难案件处理的社会效果考察-从程序完善的视角"(项目编号:13YJCZH023)阶段性成果;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深入系统地研究刑事案件的合并与分案审理,既对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立法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对刑事司法实践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合并与分案审理实际上是诉讼效率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取舍,体现了一国刑事诉讼程序设置的精密程...
关键词:合并 分案 系统性 科学性 权威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