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华

作品数:8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知识产权高校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两分法独创性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云南科技管理》《沿海企业与科技》《贵州民族研究》《知识经济》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民族地区个人申办非遗传习所法治化管理的制度探索被引量:2
《贵州民族研究》2023年第1期91-97,共7页张艳华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地方实践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0AZD002)的阶段性成果。
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承工作任重道远,非遗传习所能够给代表性传承人提供固定的传承场所,为社会各界了解、体验、学习非遗搭建了免费开放的平台,建好传习所、用好传习所,对少数民族的非遗传承事业至关重要。在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传习所多为...
关键词:民族地区 非遗传习所 开放性 公益性 阵地性 
论网络交易平台服务提供商的商标侵权责任
《知识经济》2011年第24期122-122,共1页张艳华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在网络当中尤为突出。本文剖析了在网络环境下所发生的商标权侵权案件中网络交易平台服务提供商的主要义务,并针对现行立法不足提出一点完善建议,为我国的立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网络交易平台服务提供商 商标侵权 立法建议 
论理工院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建设
《云南科技管理》2011年第6期17-19,共3页张艳华 
理工院校作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技人才的孕育者,理应具有浓郁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但现实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加强理工院校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应从校园文化、实务知识、学术研究、战略建设等几方面着手实施,来促进创新成果的产生、实施...
关键词:理工院校 知识产权 文化建设 
浅论多媒体技术在知识产权法教学中的运用
《民营科技》2011年第11期114-114,共1页张艳华 
运用多媒体技术从事知识产权法教学能够让学生更易于接受所学知识,并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从而破解知识产权学习中的难题,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但这种教学方式客观上也存在一些弊端,需要注意把握适当的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知识产权法 教学 必要性 问题 对策 
论西部民族文化的法律保护
《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年第9期12-14,共3页张艳华 
我国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是祖国文化大家庭中的一朵奇葩,也是西部少数民族的精神家园,传承和发展西部民族文化对于增进民族团结和保持社会安定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西部民族文化正遭到轻视、挤压和不当开发,面临逐步萎缩...
关键词:西部民族文化 法律保护 传承 发展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6
《知识经济》2010年第1期2-3,共2页张艳华 
作者主持的昆明理工大学校青年基金项目"加强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只有创新精神才能迎接挑战、开创未来。高校作为创新成果的重要发源地,必须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以激励、引导和促进创新。本文试从保护意识、规章制度、管理人员等方面入手,针对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知识产权 高校 保护 问题 对策 
浅析著作权“思想与表达”两分法被引量:3
《云南科技管理》2009年第6期99-100,共2页张艳华 
作品的独创性仅指作品表达形式的独创性,多年以来,著作权法只保护作品的表现形式,不保护作品的内容已经成为学术界通行的一项原则。然而,对这个原则的含义历来缺乏一致的理解,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对"思想内容"、"表达形式"的界定上,笔者通...
关键词:著作权 独创性 思想内容 表达形式 
浅析P2P技术的版权问题被引量:1
《法制与经济》2009年第24期53-54,共2页张艳华 
P2P开辟了互联网的新时代,它搭建了一个平台,借助这个平台人们可以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但在该资源被更多的人交换和分享的时候,权利人却没有因此而获利。先进的技术给法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P2P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以及通过P2P传递资源...
关键词:版权 点对点 间接侵权 网络终端用户 网络服务提供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