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青

作品数:42被引量:20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法听证程序证明标准辩护律师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社会科学辑刊》《学术论坛》《社会科学家》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法院刑事决定程序的规范化探讨
《法学杂志》2008年第5期92-94,共3页彭海青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刑事裁判程序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06YB76。
法院刑事决定是刑事裁判的形式之一,适用于刑事审判或执行过程中某些程序性问题的解决。我国法院刑事决定程序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相关法律规定零散,基本未形成体系;救济途径不完备;利害关系人几乎没有参与决定程序的机会等。这些问...
关键词:法院 刑事决定 规范化 
辩护律师权利的发展与缺憾——基于新律师法的思考被引量:13
《政法学刊》2008年第1期31-35,共5页彭海青 
中国博士后基金会第四十一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新律师法中辩护律师的权利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原有权利的完善和新权利的增加两个方面。这些发展有助于解决实践中律师辩护的"三难"问题,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助于减小辩护风险,提高律师参与刑事辩护的积极性;有助于减小当...
关键词:辩护律师 权利 发展 缺憾 
论刑事判决书的说理被引量:9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30-33,共4页彭海青 
湖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刑事裁判程序体系"研究(06YB76)成果之一
刑事判决书说理能够增强判决的实效性,规范诉权的行使,有效制约法官裁判权,从而实现裁判的公正性,因而具有必要性。由于主要法律渊源、陪审制度、判决书制作者与署名方式等方面的差别,两大法系在判决书说理方面存在差异。虽然,我国刑事...
关键词:刑事判决书 判决理由 判决实效性 
令状主义及其适用程序初探——兼谈我国刑事司法命令程序的重构被引量:1
《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94-98,共5页彭海青 
令状程序是令状制度中的核心内容,国外刑事司法令状程序比较完备。我国也存在刑事司法命令,但由于法律文化传统与宪政制度的差别,导致与国外令状制度在内容与原理上的差异。根据我国国情,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借鉴国外令状主...
关键词:令状主义 刑事司法令状 刑事司法命令程序 
我国减刑程序的诉讼化回归路径初探被引量:8
《中国司法》2007年第3期36-38,共3页彭海青 
减刑是对原裁判内容的更改,应归属审判权范围,其在性质上应定位为司法行为。而我国减刑程序以行政化方式运作,其表现及弊端包括无控诉审判,违背控审分离原则;采用书面审查方式,影响案件结果的公正性;服刑人和被害人没有参与机会,损害其...
关键词:减刑程序 诉讼化 路径 回归 控审分离原则 监督效果 人民检察院 司法行为 
《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若干疑难问题——“《刑事诉讼法》修改疑难问题”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中国司法》2007年第1期34-39,共6页王敏远 彭海青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 研讨会综述 修改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刑事法律援助 
刑事裁判权主体初论
《当代法学》2006年第2期38-45,共8页彭海青 
刑事裁判权的主体是裁判机关,但其又依靠具体裁判组织行使职权。我国法院与裁判组织设置方面存在法院地方化、审判委员会裁判案件、陪审员虚置等问题,笔者提出的完善建议是:1.将法院的人事权和财政权收归法院系统,依据司法管区设置地方...
关键词:刑事裁判权 主体 法院 裁判组织 设置 
刑事公益诉讼的价值分析与制度构建被引量:8
《河北法学》2006年第2期29-33,共5页颜运秋 彭海青 
颜运秋主持的2005-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研究>(05BFX0045)阶段性成果之一
刑事公益诉讼是不同于刑事公诉、自诉的一种独立的诉讼形式,在诉讼目的、提起主体、提起方式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在制度层面能够更新刑事诉讼民主理念、充实刑事诉讼法社会本位理念,在制度层面能够创生新的刑...
关键词:刑事公益诉讼 刑事诉讼 举证责任 中国 
试论我国判例法制度的建构被引量:5
《学术论坛》2006年第1期150-154,共5页彭海青 
判例法具有弥补制定法不足、维护法律适用统一之价值。在我国,为完善法律体系、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有建构判例法制度的必要。而且我国有判例法传统,目前已有大量典型案例汇编存在,判例制度也已有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因而,建构判例法...
关键词:判例法 制定法 经验主义 建构 
也论人大对法院的个案监督
《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2期91-94,共4页彭海青 
人大个案监督是上世纪80年代末产生于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一种监督形式,其产生的原因包括司法腐败日趋严重、其他制约手段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以及人大监督是最具权威性的监督形式。学界对此看法不统一,笔者赞成人大对法院进行个案监督的作法...
关键词:个案监督 审判独立 制度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