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礼

作品数:39被引量:6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民国初年孙中山宛西自治夭折苏俄政府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安阳师范学院学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档案管理》《军事历史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原文化视野下徐旭生学术路向的考察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15-21,共7页徐有礼 
徐旭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早年在处于中原文化腹地的郑州地区系统接受传统教育,青年时期留学法国选修哲学,归国后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他长期关注中国文化遗产境遇及参与保护、考察,最终确立了考古学、古史研究的学术...
关键词:中原文化 徐旭生 考古学 夏文化研究 
“七七级”林校园生活散忆
《河南文史资料》2023年第4期82-85,共4页徐有礼 
位于郑州市大学路金水河畔的郑州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高等院校。我于1977年年底参加高考,1978年3月人读郑州大学,是“文化大革命”结束、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批学生,即后来被称为“七七级”的一员。当时,学校与全国各行业...
关键词:高考制度 郑州大学 金水河 校园生活 综合性高等院校 使命感 郑州市 文化大革命 
论殷墟早期发掘中史语所与豫省府间的纠葛——兼及傅斯年、李济普及科学考古知识的肇始被引量:1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9年第6期145-151,共7页徐有礼 
殷墟位于河南省北部的安阳境内,是距今两千多年的商代都城遗址。1928年10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殷墟进行发掘,开启了殷墟科学考古的起点。但是不久,得到省政府支持的部分河南学界人士介入其中,迫使史语所的发掘工作在1930年前...
关键词:殷墟发掘 中央研究院 河南省政府 傅斯年 
论中国国民党与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引量:2
《中州学刊》2014年第6期141-145,共5页徐有礼 
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酝酿期间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峰。这次工人大罢工,特别是"二七"惨案的发生不仅对国内各种政治力量具有一定警示作用,而且是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之...
关键词:中国国民党 京汉铁路工人 “二七”惨案 
探寻郑州近代工业的历史轨迹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13-17,共5页徐有礼 
20世纪初,京汉、陇海铁路的交会,使郑州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都市。在现代交通引领下,商业贸易蓬勃而发,多类工业项目应势跟进,城市化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近代郑州工业虽然不如商业一度繁荣,最终未能形成独立的体系,但"铁路—商贸—...
关键词:郑州 近代工业 “铁路-商贸-工业”互动 
郑州建“市”的历史考察被引量:2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20-24,共5页徐有礼 
郑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3600多年前就是商王朝的国都所在地。鸦片战争以来,直到20世纪初,郑州如同内陆省份的其他县城一样,仍然保持着封建社会农业性消费城市的特征。20世纪以来,得益于铁路的带动,郑州成为中国北方最重要的交通...
关键词:近代郑州 城市化 市级政权 
论豫鄂陕根据地第二次反“清剿”和主力部队北移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71-74,共4页徐有礼 
位于河南、湖北、陕西三省交界处的豫鄂陕根据地,是全面内战爆发后,撤至豫陕边的中原军区部队开辟建立的。在中央正确的战略部署下,根据地部队以顽强的斗志和内外线相配合的战略战术,不仅有效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华北诸解放区的...
关键词:豫鄂陕根据地 反“清剿” 主力部队 北移 
河南会战结束时间及沦陷县城数量之考证被引量:3
《军事历史》2010年第3期31-37,共7页徐有礼 
1944年4月,日军发动以打通大陆交通线为目标的"1号作战"。这次战役的第一个阶段主要发生在河南中西部地区,故又称"河南会战"。会战后期,中日双方在豫陕交界处的灵宝地区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攻防战。灵宝战役结束后,日军再度打通平汉铁路,...
关键词:抗日战争史 河南会战 结束时间 沦陷县城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河南境内革命根据地政权沿革纪略(三)
《河南文史资料》2010年第2期119-142,共24页蒋相炎 徐有礼 
汲(县)淇(县)县人民民主政府1945年8月由原抗日民主政府改称,县长苏贯之。1947年3月撤销,分别设立汲县、淇县。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革命根据地 政权 境内 河南 民主政府 人民 撤销 
武汉会战中日军事部署之研究——以大别山北麓战场为例被引量:1
《军事历史研究》2010年第1期42-45,共4页徐有礼 巴杰 
大别山北麓战场是武汉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军队依据有利地形,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基本完成了预定的战略意图。但中国军队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单纯防御、协调作战能力差、内部派系争斗不止等弱点,限制了中国军队在战场上的作为。
关键词:武汉会战 军事部署 大别山北麓战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