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艳

作品数:16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法制建设自然保护区循环经济环境法主体功能区规划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前沿》《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人民论坛(中旬刊)》《环境保护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环境法思考
《青海环境》2017年第2期77-82,共6页杜文艳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落实需要大量的法律法规制度作为保障,而环境法所承载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与主体功能区制度的要求相吻合。本文试图从宏观的视角,以现有环境法相关规范对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影响分析入手,分析环境领域的基本法...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划 环境法 制度建设 
青海省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环境法律制度思考被引量:1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57-61,共5页杜文艳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规划的落实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而法律制度是最为重要的方面。本文试图通过青海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发展定位,对规划落实所面临的环境困境进行分析,以环境法与功能...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规划 落实 环境法 
论新形势下自然保护区的法制建设被引量:5
《环境保护科学》2015年第4期95-99,共5页杜文艳 
随着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的颁布,生态环境的法治建设成为当前环境法律体系中的迫切任务,但作为生态环境保护集中代表区域的自然保护区的法制建设却存在着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缺陷,法律位阶低,立法目的滞后,责任体系不完善,缺乏公众...
关键词:生态保护 自然保护区 法制建设 
青海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生态法制建设被引量:1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60-63,共4页杜文艳 
丝绸之路经济带释放了中国向西开放的强烈信号,沿线各国各地区都在纷纷突出自身的优势,争取在这一世界新的增长极中抢占有利先机。作为我国生态安全屏障的青海省,应当以自身独一无二的生态地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化建设,为丝绸之...
关键词:青海 生态屏障 生态法制 
青海省循环经济先行区法制建设的困境与对策被引量:2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4年第9期222-224,共3页杜文艳 
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已经由初步探索起步推进到科学发展阶段,随着循环经济试验区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得到巩固和提升,扩大循环经济的发展领域,将青海省建设成全国循环经济先行区成为地方共识。文章从当前先行区建设法制环境的现状入手,重...
关键词:循环经济 先行区 法制环境 困境 
城市化过程中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现状与对策分析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年第5期202-205,共4页杜文艳 袁卫民 
公众参与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程度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环境意识、民主进程和政治文明程度。但与此高涨的关注热情不相适应的是,我们在鼓励、支持、保障公众参与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具体制度上,还存在着诸多不足。鉴于此,本文在对环...
关键词:城市化 公正参与 环境问题 制度建设 
青海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地方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青海环境》2012年第3期112-115,共4页杜文艳 袁卫民 
低碳经济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综合性问题,关乎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努力构建节约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新型产业发展,推动地...
关键词:低碳经济 法律保障 地方立法 
循环经济地方配套立法研究——以柴达木国家循环经济试验区为例被引量:1
《理论学刊》2010年第10期87-91,共5页杜文艳 杜文静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建构和完善相关法律,从柴达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制度建设看,还有一定的缺失,使得该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文章通过对该地区法律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初步分析,结合该地区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提出...
关键词:柴达木地区 循环经济 地方法规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前沿》2010年第3期105-109,共5页杜文艳 杜文静 
近年来,由于气候等自然地理原因和人为活动频繁等综合作用的影响,青海湖流域的自然环境恶化加剧,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控制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地方立法机构和相关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
关键词:青海湖流域 生态 保护 法律机制 
论环境侵权损害赔偿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49-52,共4页杜文艳 
对于环境侵权的责任追究,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本文通过对环境侵权行为的特性、归责原则及其承担责任方式的分析,认为对于环境侵权行为应当坚持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在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中引入惩罚性赔偿责任,并通过区分过错的形态,...
关键词:环境侵权 无过错责任原则 补偿性赔偿 惩罚性赔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