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作品数:5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体认随附性涌现性浸出渣浸出液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翻译》《励耘语言学刊》《当代外语研究》《社会科学战线》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感受意”的体认生成路径及其话语表征探析
《当代外语研究》2023年第5期75-82,F0003,共9页周桂君 林琳 
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易经》英译史研究及数据库建设”(编号23AYY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感受意指涉话语主体对语言客体生发的一种主体感受。该研究以体认原则“现实-认知-语言”为基础,探讨感受意心理维度的体认生成路径与语言维度的话语表征。研究发现:(1)感受意的生成过程是话语主体对语言客体的体认建构过程,客体与体认...
关键词:感受意 体认语言学 体认生成路径 话语表征 
体认翻译学框架下“体”与“认”的关系探究——基于心智哲学“体认一元观”白的译学新思考被引量:6
《中国翻译》2023年第4期39-47,192,共10页林琳 姚振军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心智哲学视域下《庄子》中生态隐喻的翻译研究”(项目编号:LJKMR202208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体”与“认”是体认翻译学的核心术语,前者指主体对外部世界的互动体验,后者指主体意识及其内部的认知加工。基于对心智哲学再思考提出的“体认一元观”,本文对“体认”内在逻辑关系展开论证:动态维度下,“体认”具有随附关系,“认”...
关键词:体认关系 随附性 涌现性 同一性 
《孔丛子校释》评介
《励耘语言学刊》2012年第1期251-258,共8页林琳 
教育部2012年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孔丛子研究”(项目批号:12YJA751012)阶段性成果之一
《孔丛子》一书由于长期以来被视为伪书,故近代以来没有精校精注本。《孔丛子校释》一书在充分肯定《孔丛子》价值的前提下,广校异文,博采诸家之说,考证陈言故实,对该书进行集校集注性的整理。集校收录北宋刻本宋咸《孔丛子注》及以下...
关键词:孔丛子 儒家 注释 学术价值 
周礼庙祭中的用酒与用牲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11期240-242,共3页林琳 傅亚庶 
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整理项目(0604001);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0505008)
中国古代社会的宗庙是为祭祀祖先神而建立,宗庙是贵族特权的一种象征。宗庙祭祖的礼仪十分复杂,其中重要的内容有用酒与用牲两项。请神灌献要用酒,献尸祭神要用酒与肉。在祭神之前,要做相当复杂的准备工作,具体的祭神过程,是通过"九献"...
关键词:备酒 备牲 制祭 献祭 
论《小尔雅》与《孔丛子》的关系
《古代文明》2011年第3期47-50,113,共4页林琳 傅亚庶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2010年资助项目《孔丛子校释》阶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35)
《小尔雅》是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继《尔雅》之后的一部重要文献,其以补《尔雅》之未备与不足而著称。该书产生于汉代,后有晋代李轨所作《小尔雅略解》,到隋唐时期,《小尔雅略解》仍在流传。北宋时,有宋成《孔丛子注》,《小尔雅》...
关键词:《小尔雅》 李轨 《孔丛子》 宋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