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惠超

作品数:7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表面等离子共振芯片生物传感器SPR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环境科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食品科学》《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SPR双分差动干涉成像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被引量:3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2期160-166,共7页余兴龙 王大千 张玮 罗昭锋 邓焱 丁丽丽 欧惠超 闫硕 章恩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资助项目(30727001)
药物筛选和蛋白质组学研究需要高灵敏度和高通量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该文提出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双分差动干涉成像方法和折射率相关因子(refractive index related factor,RIRF)的概念,研制了一...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双分差动干涉成像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药物筛选 蛋白质组学 
利用SPR技术测定湖水中微囊藻毒素被引量:5
《中国环境科学》2012年第7期1284-1287,共4页周宏敏 欧惠超 任鹏 张海燕 王晓萍 罗昭锋 
国家"863"项目(2009AA06Z4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004056)
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建立了快速定量检测湖水中微囊藻毒素LR(MC-LR)的方法.将MC-LR共价偶联到表面等离子共振芯片表面,检测了芯片的稳定性,并利用免疫竞争抑制原理构建标准曲线,对湖水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芯片信号...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共振 芯片 微囊藻毒素 免疫竞争 
赤潮毒素大田软海绵酸表面等离子共振免疫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1
《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第12期1794-1798,共5页周向东 陈惠滨 詹舒越 王晓萍 欧惠超 罗昭锋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7AA09Z114;2009AA06Z4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结合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与免疫检测技术,研究和建立了一种响应速度快、免标记、低成本新型海洋赤潮毒素大田软海绵酸检测方法。基于SpreetaTM传感器构建了小型表面等离子共振免疫检测系统,采用共价偶联方法在传感器金膜表面修饰大田...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共振 赤潮毒素 大田软海绵酸 免疫传感器 
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快速检测牛奶中的磺胺甲噁唑被引量:11
《食品科学》2010年第6期168-171,共4页周宏敏 欧惠超 姜浩 江海峰 王晓萍 罗昭锋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6AA06Z406;2007AA09Z1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27001);浙江省科技计划优先课题(2007C13066)
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建立快速定量检测牛奶中磺胺甲噁唑(SMX)的方法。将SMX共价偶联到表面等离子共振芯片表面,并对抗体的结合浓度及芯片的再生条件进行优化,检测芯片的稳定性。在无抗牛奶中添加系列质量浓度的SMX,利用免疫竞...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共振 芯片 磺胺甲噁唑 
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芯片的制备及其应用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9年第1期5-8,共4页欧惠超 罗昭锋 姜浩 周宏敏 宋存先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6AA0624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30106,30727001)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的还原态牛血清白蛋白(rBSA)芯片,使其适用于Biacore系列仪器并具有与CM5芯片相同的功能。方法 利用二硫键还原剂将天然态牛血清白蛋白(nBSA)的所有巯基还原出来,形成rBSA,然后通过物理吸附将rBSA固定于裸金芯...
关键词:传感芯片 牛血清白蛋白 表面等离子共振 生物传感器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五种SPR传感芯片的再生制备及其应用被引量:10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9年第1期44-49,共6页欧惠超 姜浩 周宏敏 李磊珂 白林静 宋存先 罗昭锋 
国家“863”计划(2006AA06Z4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27001)资助项目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的生物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且无需标记,已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组学、药物研发、临床诊断、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并且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传感芯片...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生物传感器 传感芯片 再生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表面等离子共振检测金属表面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对质粒DNA的保护作用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8年第6期460-462,共3页鲍军波 唐丽娜 欧惠超 罗昭峰 宋存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73059;5067310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60390577)
目的研究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检测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对质粒DNA(pDNA)的保护作用,以防止核酸酶(DNase Ⅰ)的降解。方法用具有羧基化葡聚糖表面的CM5芯片固定在Biacore 3000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系统中制成壳聚糖芯片,采用SP...
关键词:壳聚糖 质粒DNA 核酸酶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核酸酶降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