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毒素

作品数:26被引量:18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刘仁沿李大志江天久王金辉秦玉涛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大自然》《海洋湖沼通报(中英文)》《免疫学杂志》《海洋环境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洋赤潮毒素高灵敏检测技术综述被引量:2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年第12期130-135,共6页程永强 杨立 郭翠莲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资助(201005025-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1BQ021)
赤潮毒素通常存在于海洋生物中,具有毒性大、中毒速度快、防治困难等特点。近年来频繁发生的赤潮所引起的赤潮毒素严重影响水产养殖和人们食品安全,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赤潮毒素研究的不断深入,赤潮毒素快速、高灵敏分析检测已...
关键词:赤潮毒素 检测方法 分离分析 
海洋有毒甲藻Coolia monotis的研究概况被引量:1
《海洋科学》2012年第1期139-142,共4页梁计林 龙丽娟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SCX2-YW-R-093);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2A3050502)(2005B60301032)
甲藻(Pyrrophyta)又称双鞭毛藻(Dinoflagellates),是海洋浮游植物的重要种群之一,其种类繁多,全世界已记录的约有130个属,1200个代表种。随着赤潮的频繁出现及赤潮毒素的强效活性的发现,有毒甲藻的危害及医药作用日益引起人们...
关键词:海洋浮游植物 有毒甲藻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赤潮毒素 医药作用 南中国海 鞭毛藻 代表种 
赤潮毒素大田软海绵酸表面等离子共振免疫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1
《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第12期1794-1798,共5页周向东 陈惠滨 詹舒越 王晓萍 欧惠超 罗昭锋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7AA09Z114;2009AA06Z4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结合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与免疫检测技术,研究和建立了一种响应速度快、免标记、低成本新型海洋赤潮毒素大田软海绵酸检测方法。基于SpreetaTM传感器构建了小型表面等离子共振免疫检测系统,采用共价偶联方法在传感器金膜表面修饰大田...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共振 赤潮毒素 大田软海绵酸 免疫传感器 
抗大田软海绵酸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学特性分析被引量:1
《免疫学杂志》2011年第9期809-811,815,共4页胡乐琴 柳俊秀 王权 何培民 
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项目(08XD1403700);上海市国际合作项目(08540702600);上海市水生生物重点学科资助项目(S30701)
目的制备了赤潮毒素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单克隆抗体,并分析其免疫学特性。方法用人工抗原大田软海绵酸-小牛血清蛋白偶联物(OA-BSA)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经初筛、复筛和亚克隆,筛选到1株可稳定分泌抗OA单克隆抗体的...
关键词:赤潮毒素 大田软海绵酸 单克隆抗体 间接ELISA 交叉反应 
赤潮毒素软骨藻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8
《海洋通报》2010年第4期472-477,共6页顾佳萍 袁涛 
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课题重点项目(200801)
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赤潮的频发导致赤潮藻毒素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软骨藻酸是由拟菱形藻产生的一种记忆丧失性贝类毒素,在很多海域均有检出和中毒报道。针对中国相关研究较为薄弱的现状,本文首先介绍软骨藻酸的研究背景、理化性质...
关键词:赤潮藻毒素 记忆丧失性贝毒 软骨藻酸 检测 进展 
赤潮毒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5
《海洋环境科学》2008年第A02期151-159,共9页刘永健 刘娜 刘仁沿 梁玉波 
国家863计划(2006AA09Z163);国家908专项(908-01-ZH3)
近年来,赤潮是全球最严重的海洋生态灾害之一,在我国也尤为突出。本文就赤潮毒素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记忆缺失性贝毒、神经性贝毒,以及西加鱼毒的分布特征、产毒藻类、化学组分与结构、毒素转化、致毒机理、食用标准、检测方法等...
关键词:麻痹性贝毒 腹泻性贝毒 记忆缺失性贝毒 神经性贝毒 西加鱼毒 
水产品中赤潮毒素残留的风险评价被引量:7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2期144-150,共7页王萍亚 赵华 陈皑 夏松养 
赤潮毒素对水产品的安全造成重大影响。从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风险描述等方面对水产品中赤潮毒素的残留做了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我国水产品中赤潮毒素残留还处于较低水平,但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保证水产品的安全,有效应...
关键词:水产品 赤潮毒素 风险评价 
有害有毒赤潮的研究与防治对策被引量:5
《福建水产》2007年第4期71-74,共4页黄美珍 许翠娅 
关键词:有毒赤潮 赤潮毒素 防治对策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有毒藻类和赤潮毒素的本底调查被引量:17
《海洋湖沼通报》2007年第1期52-61,共10页王金辉 秦玉涛 刘材材 孙亚伟 程祥圣 徐韧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1CB409707);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0434);2005年度上海市财政项目
2004年~2005年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曾发生有毒赤潮13起,约占赤潮总数的15%,引发赤潮的有毒赤潮生物包括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红色裸甲藻(Gymnodinium sanguineum)、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和环状异甲藻(Heter...
关键词:长江口 有毒藻类 赤潮毒素 
麻痹性贝毒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5
《海洋环境科学》2006年第4期66-69,共4页鲍军波 李兴教 罗昭锋 王菊英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青年基金资助(2002AA639560)
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研究了赤潮毒素麻痹性贝毒(PSP)的快速检测方法,分别采取固定化PSP抗体分子和PSP分子的方法,进行直接和间接检测溶液中PSP的含量,检测下限分别为70.2μg·L^-1(-235nmol·L^-1)和0.5μg·L^-1...
关键词:麻痹性贝毒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赤潮毒素 快速检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