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德富

作品数:7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明代市民小说市民阶层发迹明中后期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艺研究》《中州学刊》《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论金圣叹的“杜诗”诠释美学观
《中州学刊》2016年第3期140-144,共5页毛德富 闫玉立 
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文学评点家,金圣叹在其所评诸书中不但多有立异标新、别开生面的诠释,而且提出了一些明确的诠释美学命题,尤其提出了"先生未必如此作,吾不可不如此读"的诠释美学观。在诠释杜诗时,他把其中所包含的意义关系从杜甫...
关键词:金圣叹 “杜诗” 诠释美学观 
论明清章回小说的开头模式及成因被引量:6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80-85,共6页李小菊 毛德富 
章回小说的开头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引首类、楔子类、缘起类。引首类与话本的入话、头回非常相似,以诗词、议论、小故事引入小说正文;楔子类以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为代表,指在小说开头借助于神话、故事等叙述方式来阐释作品的...
关键词:开头 引首 楔子 缘起 成因 
从明代市民小说看市民的审美情趣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6-10,共5页毛德富 
明代中后叶的思想解放思潮,不仅确立了新的人生价值观念,而且诱发了市民阶层的世俗情怀,世俗情怀孪生出市民的审美情趣,表现在市民文学上有三个突出特点:通俗化、尚自然、求真实。正是这样一种审美情趣。
关键词:明代市民小说 市民阶层 审美情趣 
从明代市民小说看市民阶层的世俗情怀被引量: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76-81,共6页毛德富 
明代中后叶的思想解放潮流,确立了新的人生价值观念。张扬个性、放纵欲望成了新的时尚。人们普遍重视现世佚乐享受,渴望变泰发迹;进步思想家则对程朱理学规范标举的“贞”、“节”、“烈”妇女观提出了抗议与诘责,确认了情欲追求的...
关键词:明代市民小说 市民阶层 世俗情怀 
明中后期市民文学中的价值变异与消费观念被引量:5
《文艺研究》1998年第2期56-65,共10页毛德富 
明中后期市民阶层及市民文学反映出的变泰发迹心理与现世享乐的消费观念,不仅仅是一种孤立的社会风尚,也不仅是一种市民的消费心态,在这种消费观念背后,裹挟着对人生、命运、享乐、欲念等的沉湎与留恋、把握与追求;这是人对自己生...
关键词:价值变异 变泰发迹 消费观念 
神话的移位——民间文学原型批评二题
《中州学刊》1991年第1期81-85,共5页毛德富 
古代神话是艺术,也是历史。“神话故事在起源时都是些真实而严肃的叙述,因此mythos(神话故事)的定义就是‘真实的叙述’”(维柯《新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5页)。 民间文学是文学,但又确实是非文学。文学是其表层的普遍结...
关键词:民间文学 原型批评 传奇文学 置换变形 说唐 三传 梨花 家族 婚姻 薛丁山 
赵树理小说人物塑造的艺术特点散论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50-55,共6页毛德富 
一、“画他的眼睛”“画眼睛”的手法是鲁迅先生在总结刻划人物经验时说的。原文是:“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付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赵树里对人物肖像的描写向来惜墨如金,可以...
关键词:重要手段 赵树理小说 人物塑造 艺术特点 性格 三仙姑 心理描写 眼睛 散论 心理活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