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韶华

作品数:11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意象艺术精神毛泽东小说叙述小说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时代教育》《文学教育》《芒种》《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议毛泽东诗词在应用写作课教学中的运用
《时代教育》2015年第14期68-68,共1页毛韶华 
毛泽东诗词其有着独有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在不同的战争时期,毛泽东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意义是不同的,将毛泽东诗词与应用写作课教学结合起来,发挥毛泽东诗词在应用写作课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本文针对毛泽东诗词在应用写作课教学中的...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 应用写作 教学 
论贾平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芒种》2014年第11期59-60,共2页毛韶华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在小说中为读者塑造了许多鲜活的女性形象,有温柔贤惠、善良淳朴的传统女性,也有媚态横生、千姿百态的都市女性,还有喜欢家长里短、热衰搬弄是非的农村妇女;有如花似玉的少女和妩媚动人的少...
关键词:贾平凹 女性形象 生存 
余华小说的语言魅力
《语文建设》2013年第12X期33-34,共2页毛韶华 
湖北文理学院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立项学科成果
上世纪八十年代,余华的小说以先锋派的姿态出现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坛,并且以其语言的质朴简洁、幽默风趣、叙述态度的冷漠残忍引起大家的关注,成为他小说的一大亮点、特色。
关键词:余华 小说 语言 
毛泽东长征组诗中自然之山与意象之山
《襄樊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58-62,共5页毛韶华 
长征组诗真实、生动、形象地反映和再现了长征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毛泽东的长征组诗中体现的毛泽东精神,具有极大的艺术独创性,集中体现为毛泽东的艺术精神。这种精神借助自然之山来反映意象之山得到很好的传达。毛泽东诗词中的山,已...
关键词:毛泽东 长征组诗  艺术精神 
《七古·咏蛙》诗改源考析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年第11期84-84,共1页毛韶华 
毛泽东的诗词中有多首改写他人诗作述自家情怀的作品.如少年时期的作品《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七古·咏蛙》;中年时期的作品《四言诗·戏改江淹(别赋)》;晚年时期的作品《七绝·改梅白《夜登重庆枇杷山》》、《七绝·改杜...
关键词:诗作 考析 《咏怀古迹》 少年时期 中年时期 晚年时期 作品 七绝 
毛泽东长征组诗“山”的意象论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年第9期78-80,共3页毛韶华 
毛泽东长征组诗真实、生动、形象地反映和再现了长征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组诗体现了毛泽东精神,具有极大的艺术独创性,集中体现为毛泽东的艺术精神,这种精神通过“山”的意象得到很好的传达。具体表现在借助于山表现伟人意识,表现...
关键词:意象 长征组诗 艺术精神  
叙述语言:思想的直接现实被引量:1
《作家》2009年第8期158-159,共2页毛韶华 
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中国小说叙述方式转化的动态审视研究”(2005y294)
创作主体的感觉、意象与语言媒介缺乏严格的一一对应,语言媒介的自身机制对叙述内容的能动剪裁,是小说传达中意象与语言的矛盾。如何使语言在文学传达阶段发挥优势作用、使叙述语言的功能得到尽大的发挥,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叙述语言 思维 语言功能 直接现实 
叙述顺序:片断的巧意截取——中国当代小说叙述方式转化考察之四
《襄樊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40-43,共4页毛韶华 
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2005y294)
当代小说在叙述顺序上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注重对生活横断面的巧意截取。这种变化是与小说艺术自身的总体性发展紧密相关的。当代小说在叙述顺序上一改传统叙述的单一模式,从生活片断的截取来切入创作,有螺旋式的叙述顺序;伸缩时间跨度和...
关键词:当代小说 叙述顺序 螺旋式叙述 伸缩时空跨度 
叙述媒介:功能的动态释放——中国当代小说叙述方式转化考察之三
《作家》2008年第4期168-168,共1页毛韶华 
当代小说的叙述方式在叙述媒介的功能上发生了动态的变化。主要是用叙述媒介来尽量表达叙述者的意图、缩小物态化形象与叙述媒介之间的距离,使叙述媒介的功能得到尽大的发挥。
关键词:叙述媒介 动态转换 物态化形象 
民间视域的生存景观——论余华1990年代以来的几部小说
《襄樊学院学报》2007年第12期58-61,共4页毛韶华 
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2005y294)
余华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致力于营构社会底层民众生存的宏阔斑斓的民间世界。在这个悲喜交加、美丑混杂、善恶并存的世界,人的命运充满难以捉摸的变数。厄运与灾祸常不期而至,生活的窘迫和苦难如影随形。对此人物却总能坚韧地坦然忍耐、...
关键词:余华小说 民间世界 苦难 温情 人文关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