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娟

作品数:16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隐逸诗隐逸诗歌汉魏六朝意象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评论》《社会科学论坛》《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魏晋隐逸小说主题的生成方式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75-80,共6页漆娟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课题"魏晋隐逸小说研究"(项目编号:16SA0110)
魏晋时,神仙道教、巫术与隐逸杂糅在一起,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内涵融入了新的元素,这种隐逸文化新思潮随即也影响到隐逸文学的创作。魏晋小说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关隐逸的题材,且体裁种类繁多,有志怪类、志人类和杂传类等,其主题生成方式呈...
关键词:隐逸 生成方式 神仙 巫术 
试论魏晋南北朝“僚人入巴蜀”及其在巴地的分布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31-35,共5页漆娟 
僚人最早是中国古代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群体,先秦至两汉均不见于史书记载。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僚人涌入巴蜀大地。巴地的僚人主要分布在江阳郡、巴西郡、东宕渠郡、巴东郡、建平郡等。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僚人与巴人相互融合,对巴...
关键词: 巴蜀 分布 融合 
《花间词》中“巫山神女”意象的文化学意义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14-18,共5页漆娟 
以"巫山神女"为代表意象的文学作品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宋玉的《高唐赋》与《神女赋》,而它最初的意义也多与情爱相关。此后,"巫山神女"便衍生出一系列相关的文学意象,被文人们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地吟咏,其内涵也从单一的性爱符号逐渐衍变...
关键词:巫山 神女 意象 巴楚 文化 
文人竹枝词中的巴域文化特色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50-53,共4页漆娟 
竹枝词原本是巴渝一代的民歌,后来经过文人仿作逐渐演变成一种独具一格的诗歌样式。自唐以降,文人竹枝词的创作便蔚然成风、佳作不断。这些诗歌所涉地域广泛,内容丰富。其中,有关巴地的诗作大约有500多首,它们多角度地展现了巴地独特的...
关键词:竹枝词 巴域 风光 民俗 爱情 经济 
李白隐逸诗的“红尘”情结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7期23-26,共4页漆娟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李白文化研究中心课题"李白隐逸诗研究"(LB10-10)
与历代众多诗人的人生一样,李白爱好隐逸,曾经数度隐居于湖北安陆、安徽庐山等地,留下了200首左右的隐逸诗。但是,与许多隐逸诗人追求世外桃源的精神归依不同,李白之于隐逸,却更多地只是暂时的逃避。诗人时时关注的还是现实的社会与人生...
关键词:李白 隐逸 逃避 红尘 入世 
李白妓女诗与唐代隐逸文学被引量:1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90-93,共4页漆娟 
四川省教育厅李白文化研究中心项目(LB10-10)
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纵横诗坛几十载,留下无数光辉灿烂的诗篇,最完美地展现了大唐盛世的风采。李白之诗,内容丰富多彩、风格各异。其中,有关妇女的题材尤有特色。而这些妇女诗中,以青楼女子为描写对象的,称为妓女诗。李白的妓女诗,...
关键词:李白 妓女诗 青楼 隐逸 
论南朝隐逸诗的道教精神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11年第6期39-41,共3页漆娟 
中国古代的隐逸现象有其深刻的历史和哲学背景,关于隐逸思想,儒、道两家都曾经有过系统的论述。孔子云:"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蓄养而待,审时而动,这是儒家式的隐逸。庄子推崇的隐逸精神是自由与冷漠,所谓"日...
关键词:隐逸精神 隐逸诗 道教 南朝 哲学背景 隐逸思想 庄子 
论南朝隐逸诗人的佛陀世界
《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4期62-65,共4页漆娟 
南北朝时期佛教达到空前的高涨和繁荣,并进入知识分子的思想体系,对中国传统的隐逸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选取南朝隐逸诗人这一特殊的文学群体,探讨影响他们人生的佛教思想。通过对诗歌中的佛理信仰与题材表现等问题的研究,探索...
关键词:南朝 隐逸 诗歌 佛理 
玄学与魏晋隐逸诗被引量:1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8期191-193,共3页漆娟 
汉代自武帝开始,儒家思想定于一尊,道家思想从此陷于沉寂之中。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社会黑暗,曾经儒学一统的天下被彻底打破,老庄思想重获新生,并在魏晋之际形成了影响极为深远的哲学思想——玄学。同时,由于诸多士人深受老庄生命哲学的...
关键词:魏晋 玄学 隐逸 诗歌 内涵 
汉魏六朝隐逸诗时空叙写模式探究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0年第12期15-17,共3页漆娟 
汉魏六朝时期,隐逸之风盛行一时,形成中国诗史上隐逸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黄金时代。隐逸诗歌无论从创作数量还是艺术描写方面,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且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环境和时代的影响,虽然作者身份各异,命运不同,其作品却...
关键词:汉魏六朝 隐逸 诗歌 时空 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