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显一

作品数:52被引量:8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省美学学会更多>>
发文主题:道教道教美学《太平经》美学思想道家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宗教学研究》《天府新论》《文艺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道门文扶”:道教艺术作用论探究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2015年第4期63-69,共7页潘显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道家道教艺术精神研究"(13JJD730003);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本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学科前沿与交叉创新重大项目"‘道-美’文化二千年"(SKQY201304)阶段性成果
道教的艺术作用论,基于其"道艺"观,源于道家而逐渐超越道家。《太平经》明确艺术有"炼性"、"益世"的作用,脱离了道家与黄老排斥"五音"、"五色"的思路;葛洪论证"文非余事",其目的是阐明道教"不得无文";成玄英认为"乐音和性",且可"上调阴...
关键词:道教 艺术作用论 审美 
简论道教的“山水”美学观被引量:5
《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第6期101-107,共7页潘显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道家道教艺术精神研究>(13JJD730003);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本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学科前沿与交叉创新重大项目"<"道-美"文化二千年>(SKQY201304)阶段成果
道教对山水、林泉美的看重,从魏晋时代就已成风。虽其肇始于古道家之"原天地之美"的说法,但其实已经脱离了古道家借"天地"之美比喻"道美"的哲学逻辑,而发展出道教自己的"山林"之思和"山水"之美的自然审美趣味。当"山水"之美与修仙者的"...
关键词:道教 山水 自然美 
诗杂仙心:魏晋道教审美趣味与文人游仙诗
《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117-121,共5页张梅 潘显一 
受道教美学思想的影响,魏晋游仙诗扬弃两汉"诗言志"之文风,注重人之个性、欲望、感情的宣泄,透露出强烈的个体生命意识,极具非功利性的艺术审美价值。在道教精神的滋养之下,游仙诗意境神奇瑰丽、风格清丽脱俗,诗篇充满富于浪漫色彩的想...
关键词:道教美学 魏晋文学 艺术审美 游仙诗 
论宗教学术研究的当代价值——纪念《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发表30周年
《宗教学研究》2013年第1期242-245,共4页潘显一 
十八大关于宗教的内容,是30年前中央关于宗教问题文件的延续和发展,也是中国宗教学术发展和提高的理论基础和导向,从维护民族和宗教的团结、正确处理宗教问题、发挥宗教的社会作用、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等四个方面,展现了中国宗教学术的前...
关键词:宗教 学术 当代价值 
成玄英“乐音和性”美学观探析被引量:3
《宗教学研究》2012年第1期49-52,共4页李雄燕 潘显一 
成玄英在对《庄子》一书中的音乐思想进行疏解时,在以"和"为美的文化背景中,基于重玄道学心性论,提出了"动乐音以和性"的音乐美学主张,并且认为琴是实现这一审美主张的重要媒介。他的这一美学主张,丰富了"和"这一美学范畴。
关键词:成玄英 音乐 调和 美学观 
道教戊日禁忌成因及流变考被引量:1
《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128-131,共4页廖宇 潘显一 
道教戊日禁忌是指道士和信徒在天干为戊的日子,不上香、不诵经、不建斋、不设醮。该禁忌从早期的禁忌戊辰和戊戌演变为禁忌所有天干为戊的日子。其形成的早期原因是在阴阳、五行的宇宙观看来,戊辰、戊戌是天门地户关闭的时候,神仙要清...
关键词:道教 戊日 禁忌 成因 流变 
论道教美学思想的发展与嬗变被引量:5
《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50-59,共10页潘显一 殷明 
本文将道教美学思想发展与嬗变的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加上其以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为核心的美学思想渊源,勾勒出了道教美学思想的历史线索,展现了道教强调生命之美、强调此岸生活本身的意义和价值的特点;道教美学理想人格是独特的由"人"而"...
关键词:道教 道教美学思想 道教审美文化 
松潘地区的多宗教共存现象研究被引量:1
《天府新论》2009年第3期41-43,共3页潘显一 汪志斌 唐思远 
松潘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宗教共存的区域。这个地区,以汉藏羌回四个民族为主要人口,集中了中国宗教的几乎所有型态,这些宗教形态不仅共处一地,甚至同居一庙,并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参与的盛大宗教活动——黄龙庙会,诞生了融合各民族宗...
关键词:松潘 多宗教共存 宗教融合 
新发现《金刚宝忏》考被引量:1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45-50,共6页潘显一 汪志斌 
松潘黄龙民间抄本《金刚经》和《金刚宝忏》,是佛教、道教思想渗透融合并民间化、世俗化的产物,尤其是《金刚宝忏》,以民间教门或者民间道教的立场来接受并融合佛道二教思想,展现出具有浓厚民间色彩的宗教精神取向。二者以其特有的内容...
关键词:《金刚经》 《金刚宝忏》 松潘 黄天道 
黄龙地区宗教文化初探被引量: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232-237,共6页潘显一 汪志斌 
"黄龙地区宗教文化研究"课题的前期成果;该课题由黄龙风景管理局资助
本文以黄龙寺为主体对黄龙地区的宗教文化作了初步的介绍。本文把以黄龙寺为中心的松潘地区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存的典型区域来看待,对黄龙地区宗教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价值作了初步评估,主要对黄龙地区宗教文化研究中涉及的一些主...
关键词:黄龙 西南少数民族宗教 道教 文化生态 地域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