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轲

作品数:30被引量:14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相互作用分子模拟荧光光谱DNA纳米金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科学通报》《化学学报》《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教导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改进 YOLOv8的织物缺陷检测算法
《毛纺科技》2025年第4期133-141,共9页王川 李晓龙 王公轲 段德全 常升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072159);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32102211061,222102210011,252102111168)。
针对织物瑕疵检测中瑕疵种类多样、部分瑕疵极小并存在着极端长宽比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织物瑕疵检测算法模型RDF-YOLOv8n。首先,在YOLOv8基线模型中引入感受野注意力卷积RFAConv,构建C2f_RFAConv模块,增强模型对部分缺陷...
关键词:YOLOv8 织物瑕疵检测 RFAConv 注意力机制 Focaler_CIoU 
材料学基础理论课专创融合教学实践改革——以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课程为例
《现代教育与应用》2024年第7期156-158,共3页王科 王公轲 
2021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重点项目:新工科背景下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21SJGLX0962022);河南省本科高校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024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分层分级分类的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课题编号:2024SJGLX0301);河南省专创融合特色示范立项建设课程(物理化学)。
专业基础理论课专创融合课程的建设有利于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解决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两张皮”的问题。本文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创新实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几方面探索了专业基础理论课专创融合...
关键词:材料学 基础理论课 专创融合 物理化学 
ZnO/g-C_(3)N_(4)复合光催化材料降解四环素研究被引量:2
《能源与环保》2023年第8期163-169,共7页李红亮 张涛 付贤军 王公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973028)。
以ZIF-8为前驱体衍生立方多孔ZnO,通过分段煅烧ZIF-8/g-C_(3)N_(4)得到ZnO/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和光电性能表征表明,g-C_(3)N_(4)与立方多孔ZnO形成紧密异质结结构,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可见光吸收范围。可...
关键词:光催化 g-C_(3)N_(4) 立方多孔ZnO 异质结 四环素 
“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探讨被引量:3
《科教导刊》2023年第11期41-43,共3页王志涛 上官恩波 翟海法 王公轲 高圣博 
河南省本科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名单“材料研究方法”(教高[2021]474号);河南师范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三位一体’科学思维课程体系构筑与教学研究”(师大教[2022]13号);河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YJS2021JG10);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现代材料分析测试技术”(YJS2022SZ07)
在“碳中和”背景下,如何建设特色鲜明且优势突出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成为高校亟需破解的难题。河南师范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秉承“以国家需求为依归,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理念,通过深化专业综合改革,优化...
关键词: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 
水热条件下不同形貌和晶相碳酸钙的形成和转化
《人工晶体学报》2016年第7期1796-1802,1807,共8页闫长领 李金 孟婷婷 刘珣 张瑞星 陈玉娟 王公轲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基金(15A15005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303044;21303043)
利用碳酸氢钙水热分解制备了具有不同形貌和晶相的碳酸钙。在水热情况下,得到了多种形貌的方解石和霰石碳酸钙,研究了碳酸氢钙浓度、添加剂氯化镁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对碳酸钙形貌和晶相的影响。以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
关键词:碳酸钙 晶体形貌 形成机理 水热法 
盐酸环丙沙星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被引量:4
《化学通报》2016年第1期66-70,共5页闫长领 张春朵 樊宏哲 陈玉娟 李金 刘珣 王公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303044;21173071;21303043);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5A150058) 资助
本文将电化学合成与分子印迹技术相结合,采用循环伏安法在石墨电极表面,形成盐酸环丙沙星(CPX)分子印迹聚吡咯薄膜,制备了CPX分子印迹传感器。实验对传感器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用铁氰化钾作为活性电子探针,采用方波伏安法研究了传感...
关键词:分子印迹 盐酸环丙沙星 吡咯 电化学传感器 
聚吡咯掺杂苯磺酸钠葡萄糖生物传感器被引量:3
《传感器与微系统》2014年第12期82-84,共3页闫长领 郭玉娟 张春朵 王公轲 刘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173071;21071047)
采用电化学聚合技术,用掺杂苯磺酸钠的聚吡咯(PPy)导电薄膜修饰铅笔芯电极,在修饰电极表面吸附葡萄糖氧化酶制备了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研究了苯磺酸钠掺杂对PPy薄膜形貌、葡萄糖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掺杂苯磺酸钠能够改变PP...
关键词:电化学聚合 聚吡咯 苯磺酸钠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EMND与人血清白蛋白的分子作用机制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5期75-81,共7页田进军 王公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303043;21173071);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20114104110002);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3B150082);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青年科学基金
微波条件下,运用一锅法合成了二氢嘧啶-2-酮的衍生物—5-乙酯基-6-甲基-4-(4-硝基苯基)-3,4-二氢嘧啶-2-酮(EMND).运用同步荧光光谱、位点竞争结合实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理论以及分子模拟技术研究了EMND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分...
关键词:人血清白蛋白 作用机制 同步荧光光谱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分子模拟 
基于石墨/聚吡咯电极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被引量:1
《分析试验室》2014年第1期17-20,共4页闫长领 刘璟 郭玉娟 王公轲 卢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173071;21071047)资助
采用电化学聚合技术,在掺杂的导电聚吡咯薄膜修饰过的铅笔芯电极上,吸附葡萄糖氧化酶制备葡萄糖生物传感器。首先在含有0.1 mol/L吡咯和0.01 mol/L HCl的溶液中,于0.7 V恒电位下吡咯单体氧化聚合,在铅笔芯电极表面形成聚吡咯薄膜;然后...
关键词:聚吡咯薄膜 电化学聚合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抗干扰 
DNA功能化的纳米金荧光法检测汞离子(Ⅱ)被引量: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4期187-187,共1页唐文 王公轲 苟亚平 陈玉菡 卢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73071);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20114104110002);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3B150082);河南师范大学青年科学基金
汞在很低的浓度下也能给人的健康和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汞离子(Hg2+)检测在医药、食品和环境等方面都是十分重要.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着仪器设备比较昂贵,样品的前处理比较复杂并且不能进行现场的实时检测等缺点,严重限制了它们...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 纳米金 汞离子 DNA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