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思泉

作品数:124被引量:1092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主题:柔鱼渔场资源评估近海长江口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生态学杂志》《高等农业教育》《海洋环境科学》《渔业现代化》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海渔业资源状况及其管理挑战被引量:1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786-798,共13页田思泉 柳晓雪 花传祥 王寅 杜涣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901404)。
通过归纳南海各渔业区的渔业资源特点及国内渔业管理现状,总结了当前南海渔业资源及其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南海为我国渔业资源最富饶的海域之一,然而南海北部渔业区重要经济种类正面临资源开发过度的严峻形势。南海外海开发潜力巨大,...
关键词:南海 渔业资源 资源评估 管理措施 挑战 
秘鲁外海茎柔鱼索饵场栖息地研究被引量:3
《水产科学》2023年第3期480-487,共8页刘必林 陈新军 田思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0901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SFC41876141);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项目(0810000243)。
两步广义加性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渔业资源栖息地的分析与研究中。笔者根据2006—2010年秘鲁外海茎柔鱼鱿钓生产数据以及海洋环境数据,利用两步广义加性模型分析环境因子对秘鲁茎柔鱼资源丰度的影响,预测秘鲁茎柔鱼索饵场栖息地分布。研究...
关键词:两步广义加性模型 栖息地 茎柔鱼 环境因子 东南太平洋 
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资源不同尺度的空间格局特征
《南方水产科学》2023年第2期31-41,共11页王志华 杨晓明 田思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0901502,2020YFD0901202)。
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是延绳钓渔业主要捕捞目标物种,占金枪鱼年渔获量的1/3。南太平洋的长鳍金枪鱼资源丰富,探究其渔业资源的空间格局特征,分析是否存在空间尺度差异,对其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5—2...
关键词:长鳍金枪鱼 空间格局 标准差椭圆 热点分析 南太平洋 
自然死亡和亲体补充关系对黄鳍金枪鱼资源评估的影响被引量:2
《海洋学报》2023年第3期40-51,共12页崔明远 麻秋云 田思泉 林龙山 李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02934);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二期)专项(GASI-01-EIND-YD01/02spr/aut);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901404)。
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是全球经济和生态价值最重要的鱼类之一,其资源养护和管理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本文依据年龄结构产量模型研究了印度洋黄鳍金枪鱼的资源状态,着重探讨了其生活史特征的不确定性对资源评估结果的影响。研...
关键词:远洋渔业 种群动力学 敏感性分析 自然死亡 陡度 
鲐鱼的资源评估探讨及其不确定性分析被引量:4
《水产科学》2022年第6期915-926,共12页田志盼 麻秋云 张云飞 田思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0901404).
鲐鱼是中国近海重要的中上层经济鱼种,为准确理解当前资源状态和实现可持续利用,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渔业资源评估。文章利用中国渔业统计年鉴1979至2019年的渔获量和捕捞努力量数据,利用贝叶斯状态空间产量模型对鲐鱼进行评估,并通过敏...
关键词:渔业资源评估 不确定性 敏感性分析 鲐鱼 中国近海 
基于单位补充量模型的浙江南部海域蓝圆鲹资源评价被引量:4
《水产科学》2022年第5期727-737,共11页崔明远 田思泉 麻秋云 范青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906074,31902372);浙江省渔业资源专项调查项目(158053)。
依据2015—2018年在浙江南部海域底拖网调查数据,研究蓝圆鲹的生活史参数,采用单位补充量模型分析其渔业开发状态,并探讨死亡系数、捕捞选择性对资源评估的影响。蓝圆鲹渐近叉长的估计值为26.00 cm,生长速率为0.19/a,自然死亡系数(M)为0...
关键词:东海 蓝圆鲹 生活史特征 种群动力学 渔业管理 
浙江南部近海鳞鳍叫姑鱼和皮氏叫姑鱼的生长、性成熟和死亡特征研究被引量:2
《南方水产科学》2021年第6期39-47,共9页裴如德 麻秋云 田思泉 张云飞 范青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6074,31902372);浙江省渔业资源专项调查项目(158053)。
鳞鳍叫姑鱼(Johnius distinctus)和皮氏叫姑鱼(J.belangerii)是我国东海的小型经济鱼类,且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饵料鱼类,研究分析其生物学特征对促进东海生态系统和渔业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浙江南部近海...
关键词:鳞鳍叫姑鱼 皮氏叫姑鱼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性成熟 东海 
环境DNA技术在长江口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潜力被引量:8
《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年第3期547-554,共8页王学昉 孟维钊 王丛丛 张云飞 田思泉 高春霞 韩东燕 陈锦辉 吴建辉 
上海市科委地方能力建设资助项目(18050502000);上海市长江口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资助项目(NY2017002);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资源调查和保护资助项目(NY20180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9YFD0901404);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和标准制定及效果评估资助项目(190164);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业务资助项目(D-8006-21-0050)。
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技术是一种正在蓬勃发展的生物采样监测技术,可以根据需要同时监测特定对象或多种水生生物,因其便利快捷,对检测对象和生态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在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长江口水域作为我...
关键词:海洋环境科学 环境DNA技术 水生生物资源 监测技术 应用展望 长江口 
不同采样设计对长江口海洋环境监测效果影响的评价被引量:3
《海洋环境科学》2021年第3期435-441,共7页潘邵媛 王学昉 田思泉 韩东燕 赵静 高春霞 童剑锋 陈锦辉 吴建辉 
上海市科委地方能力建设项目(18050502000);上海市长江口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项目(NY2017002);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资源调查和保护项目(NY2018001)。
长江口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河口,海洋环境变化对水生生物种群的分布和数量波动都会有重要影响。但在目前该水域的综合监测调查中,多数监测项目缺少采样优化设计的过程。为评价不同采样设计对长江口海洋环境监测结果的影响,本研...
关键词:长江口 海洋环境监测 采样调查设计 
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海洋环境监测浮标站点的优化设计被引量:5
《海洋学报》2021年第4期55-64,共10页潘邵媛 王学昉 田思泉 童剑锋 高春霞 赵静 韩东燕 
上海市科委地方能力建设项目(18050502000);上海市长江口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项目(NY2017002);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资源调查和保护项目(NY2018001)。
长江口是众多洄游性鱼类重要的栖息场所,其复杂的环境条件影响着该水域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能够对诸多环境要素进行长期、连续、实时和大范围的监测,是现代海洋环境自动观测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在长江口中...
关键词:长江口 环境监测 分层随机采样 站点数量 采样设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