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翔

作品数:15被引量:6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明末城市管理地方行政明清司法制度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史林》《安徽史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第十七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纪念明定陵发掘六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国史研究动态》2017年第2期77-78,共2页罗晓翔 
2016年8月21-24日,第十七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纪念明定陵发掘六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内外130余名学者与会,提交论文110篇。
关键词:国际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综述 发掘 定陵 纪念 明史 国内外 
“我将安所适乎?”——再论晚明士人城市交游与士林心态
《史林》2016年第4期1-8,共8页罗晓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明清江南城市记忆与都市心态研究"(16BZS028)阶段性成果
明中后期,士人城市交游活动日益频繁,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一般认为,这是科举制度下士人另辟生路的途径,是对科举价值的反抗,与此同时,士人们通过交游进入一个艺林场域,从而获得文化资本与身份认同。本文指出,"士人群体"是由庇主与...
关键词:晚明 城市交游 赞助人 门客 场域 
国外著名大学历史学院的办学理念与经验探析被引量:3
《中国大学教学》2016年第1期87-90,96,共5页罗晓翔 王涛 于磊 梁晨 
本文通过梳理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多所著名大学历史学专业的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特色,比较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的历史学专业的本科教育与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明显问题或不足。我们认为对我国历史专业培养能力不足的反思不能只停留在表层,...
关键词:历史教学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国际比较 
明代南京官房考被引量:3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64-75,155,共12页罗晓翔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7004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0&ZD069);南京大学人文基金项目
洪武时期,南京官员、坊厢居民、卫所军士以及工匠、太学生等所住房屋多由政府统一营建。这些廊房、营房、廨舍都具有官房的性质,且有相应的分配与管理制度。官员廨舍由工部负责登记、分配与维修,民住廊房由五城兵马司征收房钞并上交户部...
关键词:明代 南京 官房 廊房 
明清南京内河水环境及其治理被引量:13
《历史研究》2014年第4期50-67,190,共18页罗晓翔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明代南京城市社会与城市性研究”(项目号12YJC77004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项目号10&ZD069)的阶段性成果
明清时期,随着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南京内河水环境不断恶化,秦淮河河道淤塞与水质污染日趋严重。这一现象在江南城镇中具有普遍性。然而在治河模式,尤其是主持机构与经费来源上,南京却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治河主持机构的行政级别较高...
关键词:明清 南京 水环境 秦淮河 治水模式 
从刘世延案看明末南京治安管理与司法制度被引量:1
《明清论丛》2012年第1期186-198,共13页罗晓翔 
明代南京作为当时大都会的一个典型代表,五方杂处,贵贱群居,地缘与社会构成相当复杂。那里充满了各种机会和诱惑,社会矛盾与危险也无处不在,这就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那么,城市社会矛盾的具体形态有哪些,城市管理采取怎样的模式...
关键词:明代南京 刘世延 治安管理 司法明代南京 司法 
乾隆十三年苏松聚众阻粜案述论被引量:4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65-171,192,共7页范金民 罗晓翔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江南地域文化演进研究"(项目编号:10&ZD069)的阶段性成果
乾隆十三年,经济重地苏州、松江地区,因为米价持续上涨,民众采用阻止出粜和抢夺米铺的极端做法,酿成大规模集体抗争事件。案件发生后,清廷中央和地方官府的反应迅速及时,采取的措施比清初处理同样事件更为明确有力。事件促使清廷修订相...
关键词:乾隆十三年 苏松地区 阻粜案 
土地回报与资本流动——从善堂投资模式看清末南京城乡经济关系变迁被引量:3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38-47,共10页罗晓翔 
明清时期,土地是城乡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下,城居地主在周边农村置买土地收取地租,而佃农则从城居地主处获得种子、耕具甚至农房沟渠维修等费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稳定。太平天国战争后,这种经济关系逐渐变化。...
关键词:清朝末期 南京 城乡经济关系 善堂 投资方向 
城市生活的空间结构与城市认同——以明代南京士绅社会为中心被引量:6
《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85-89,94,共6页罗晓翔 
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中,城市认同、城市性问题值得关注。本文通过明代中后期南京士绅与城市空间之关系,对于传统的分析模式,尤其是"城乡连续统一体"概念,提出一些新的思考。城市的行政区划,市民的日常生活、社交网络,以及时人对城市的意象...
关键词:明代南京 城市空间 城市认同 城乡关系 士绅社会 
非求生于近邑,必谋食于他乡——明清时期的无锡商帮被引量:3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3期35-39,共5页范金民 罗晓翔 
无锡商帮在明后期,已然崛起,在常州、镇江地区的盐业经营中,成为诸多地域商帮中最为集中的力量。进入清代,无锡商人云集于全国最大的工商城市苏州,从事生猪贩运和开设面馆业,分别建立会馆,以商人群体的形象展开经营活动;上海开埠成为全...
关键词:明清 无锡商帮 经营活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