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昀晖

作品数:6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章太炎孔子君子不器学理朴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学习与探索》《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岳论丛》《学术探索》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章太炎政治思想的学理溯源被引量:1
《东岳论丛》2016年第1期169-173,共5页赵昀晖 
章太炎被尊为国学大师,在政治思想上独树一帜,其本人是终结旧学、开创新学的枢纽性人物,但其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多年以来未曾廓清。章太炎与朴学大师俞樾、孙诒让、谭献的师承渊源、对小学的研究规范的贡献,在学术史上不仅留下了重要的一...
关键词:章太炎 政治思想 朴学 小学 内在理路 
以唯识论直面现代性——章太炎的佛教哲学论要
《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2期259-262,共4页赵昀晖 
章太炎在清末列强袭来的新形势下以重建中国的主体性为己任,力图以新哲学的创立为民族主义构建基本的主观条件。章太炎早期创立了传统哲学与现代科学相融合的"蛊"论,试图融通科学与佛教以批判迷信;入狱期间,深刻地研习了佛教唯识论,外...
关键词:章太炎 “蛊” 唯识论 主客体 佛教哲学 
中西政治传统比较三论
《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1期55-60,共6页赵昀晖 
中西政治传统存在鲜明的差异,这可以从人性论、国家论、政教关系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儒家设定的中国人是道德人和政治人,基督教设定的西方人是宗教人;儒家设定的国家是道德教化的共同体,基督教设定的国家只是管理罪恶此岸的有限工具;...
关键词:政治传统 中西比较 人性论 国家论 政教关系 
古希腊城邦制度下的“自由”内涵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47-50,共4页赵昀晖 
古希腊人建立的城邦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起源。在这种制度下建立的思想和言论自由,是古希腊人对文明的一个极大贡献。本文从不同的侧面论述古希腊人特别是雅典人对"自由"的定义,从不同层次探讨古希腊人城邦制度下"自由"的内涵。
关键词:古希腊 城邦 自由 
从冉有“为政”之失看“礼”在政治行为中的作用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36-40,共5页赵昀晖 
关于"礼"的起源,众说纷纭。孔子在总结前代"礼"的基础上,在强调其形式的同时,对"礼"的内容作了实质性的发展和深化,使其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拟从微处入手,摘取《论语》中孔子批评其弟子冉有的为政之失的相关条...
关键词:冉有  政治秩序 政治目标 
从“君子不器”看孔子所论“仁”与“礼”的关系被引量:3
《学术探索》2010年第3期115-118,共4页赵昀晖 
"君子不器"是《论语》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但孔子并没有做出更多的解释和阐发,后人多认为此条是对君子修养方面的要求。本文从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仁——礼"关系分析入手,集中论述"器"与"不器"实为孔子"以仁释礼"、"仪礼相重"的又一...
关键词: 不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