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颐寿

作品数:17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辞章学语言学辞章修辞修辞学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平顶山学院学报》《福建江夏学院学报》《学术评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探古出新,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试谈先贤“变异辞章论”的睿智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年第11期1-7,共7页郑颐寿 
变异辞章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其内涵与外延的划分标准不完全一致,或着眼于言语的深层,或着眼于言语的表层。运用语言的规律与方法可以把变异分为:常格、变格和畸格。变异辞章的主要的交际效果在于"陌生化"的新鲜感、奇特感",辞意距...
关键词:变异辞章 辞效 心理机制 常变的辩证法 
辞章与人“零距离”
《闽江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78-82,共5页郑颐寿 
吕叔湘、张志公倡建汉语辞章学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精心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广大社会成员对辞章却很陌生。文章从辞章与群众生活、与语文教学、与大学中文系专业、与国画、书法等"零距离",论析辞章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向辞章...
关键词:辞章学 零距离 普及与提高 
“诚”“美”兼论:辞章之圭臬被引量:3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88-90,共3页郑颐寿 
修辞——"运用辞章",完整的要求是:内容上"诚"、"信",形式上"美"(贲)、"巧"。"修辞立其诚"只是就内容提出的,"辞欲巧"只是就形式提出的,"诚美兼论"的"诚美律",才是文质兼顾的原则。
关键词: 美(贲)修辞 辞章的运用 总则 
辞章学新学科建设刍议被引量:1
《肇庆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19-25,共7页郑颐寿 
研究辞章学的目的在于继承、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建立一门桥梁性的学科;研究汉语辞章学要明确"辞章现象的领域"及其意义,要理解辞章学领域特有的矛盾;我们称辞章学为"广义修辞学"或"大修辞学",是研究辞章的理论体系及其原则、规律、方...
关键词:创建 辞章学 分支学科类别 
《品三国》:一种辞章的分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117-119,共3页郑颐寿 
易中天《品三国》的热潮已经过去,但"易评"以及对此类文化现象的讨论还在继续。因此,有必要从理论的高度对它作冷静、客观的评价,这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促进大众传媒建设,不无裨益。以辞章学的角度来分析,易中天《品三国》是成功的,...
关键词:易中天 品三国 体裁 风格 成绩 问题 
汉语辞章风格学概说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78-84,共7页郑颐寿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已有十分丰富而精辟的论及文体风格、文学风格、语言风格、表现风格的辞章风格论。它具有明显的融合性和民族性,体现了中华民族阴阳相对之"一分为二"的观点、"一分为三"的"东方密码",以及由此发展而成的"一分为多"的...
关键词:辞章风格学 哲学思想 思维模式 研究方法 优缺点 
以史为鉴,不断开拓、创新——论《20世纪中国修辞学》被引量:1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1期48-52,共5页郑颐寿 
关键词:现当代汉语 修辞学史 《20世纪中国修辞学》 
修辞之“广义”“狭义”相对论被引量:5
《南平师专学报》2006年第3期60-67,共8页郑颐寿 
本文阐释了汉语“广义修辞学”发展的历程及其成绩和意义,指出为充分发挥修辞的社会交际功能,进一步扩大其研究范围的一个发展方向。
关键词:语言学 修辞学 广义 狭义 发展方向 社会意义 
论语体平面及其运用被引量:4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91-94,共4页郑颐寿 
语体根据功能不同,分为艺术语体、融合语体、实用语体,以之为纵轴(经);再根据媒体不同,分为口语、书语、电语,以之为横轴(纬)。纵横结合,就构成了"语体平面"。这个平面可划分成12语体区、9900语体平方度。它可以用来分析所有的语体现象...
关键词:语体平面 功能 12语体区 语体现象 数学原理 分类 体素值 功能度 媒体度 
关于辞章学研究的答问被引量:1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59-68,共10页郑颐寿 
对辞章学研究中带原则性、根本性的12个理论问题作全新的、简要的回答,解决了辞章学的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难题。它对于修辞学、语体学、风格学的研究也有帮助。
关键词:辞章学 修辞学 语言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