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汉文

作品数:70被引量:801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扶贫精准脱贫贫困治理脱贫攻坚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自然资源学报》《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多元共治:农村公共事务有效治理的实践与逻辑——以江西省J市Y县水务治理为例被引量:2
《农村经济》2023年第11期74-84,共11页陆汉文 段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地区自然资源产权建构与环境治理研究”(编号:17BSH042)的研究成果。
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是乡村治理的内在构成要素,推动实现农村公共事务有效治理是维系乡土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多元共治立足于吸纳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是探索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向。基于江西省J市Y县的田野调查,以水务治...
关键词:农村公共事务 治理体系 治理逻辑 多元共治 
新时代“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发展被引量:33
《自然资源学报》2023年第8期1919-1940,共22页周国华 龙花楼 林万龙 乔家君 谭华云 杨开忠 岳文泽 郧文聚 黄贤金 陆汉文 李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224)。
“三农”是百年党建与中国城乡发展的一条重要主线。为推进新时代的“三农”问题破解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特邀请“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研究领域的10位专家开展访谈。访谈主要从历史过程与制度情境、城乡系统与跨尺度空间、政策理论—...
关键词:“三农”问题 乡村振兴 乡村地域系统 乡村吸引力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建设 
统合治理:县域脱贫攻坚的机制创新——基于贵州T县的经验研究被引量:16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53-63,共11页卢飞 陆汉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治理体系与贫困治理效能关系研究”(20ASH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公共卫生安全视域下的‘灾害文化’与强韧社会构建”(20&ZD15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后扶贫时代产业扶贫的逻辑转向及其机制研究——基于城乡关系的视角”(CSY20007)。
既有研究多探讨外部环境如何塑造脱贫攻坚及其动员机制,却没有深入解释脱贫攻坚本身的治理特征和运行机制。本文基于贵州T县的脱贫攻坚实践,将脱贫攻坚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定义为统合治理,认为其是在党政体制基础上,通过党的领导实现...
关键词:统合治理 脱贫攻坚 组织重构 治理效能 
细分式组织化:小弱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具体路径——以广西两个脱贫村的农业发展为例被引量:15
《江汉论坛》2021年第11期125-131,共7页覃志敏 陆汉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扶贫移民生计发展创新研究”(17CRK021)。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农民内部日益分化,农户家庭经营和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矛盾凸显,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成为时代命题。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农户“小”的属性,忽视了农户“弱”的特质对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
关键词:小弱农户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生产要素分离 农业组织化 
公益型小额信贷促进农户生计发展的嵌入式机制研究——以山西省左权县S村为例被引量:5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34-42,共9页杨永伟 陆汉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缺乏的类型建构与治理对策研究”(20YJC840038);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小额信贷扶助农户脱贫的效用机制研究:一个嵌入性视角”(19CSHJ05)。
信贷资金如何转化成农户的内生发展能力,促进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是破解公益型小额信贷双重目标兼容问题的关键。从嵌入性视角出发,采取“可分析策略”和“双重嵌入”的分析路径,对中和农信在S村的发展实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和农...
关键词:公益型小额信贷 嵌入性 内生发展能力 治理场域 金融需求 
西藏偏远地区的脱贫道路与发展困境——以阿里地区一个贫困村为例被引量:2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113-119,共7页陆汉文 朱晓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ZDA073)的阶段性成果。
摆脱绝对贫困和迈上发展阶梯是两种有联系也有差异的状态。经过脱贫攻坚,西藏偏远地区的贫困户已顺利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摆脱绝对贫困。但这些地区并未踏上发展阶梯,其未来发展仍面临多重困境。交通运输和医疗服务因为地...
关键词:绝对贫困 发展阶梯 地域困境 均衡状态 
从脱贫攻坚到相对贫困治理:变化与创新被引量:56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86-94,共9页陆汉文 杨永伟 
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重大招标项目“西南区域县村脱贫攻坚经验总结”(TC190F4WF)的阶段性成果。
扶贫形势决定扶贫战略与政策选择,形势变化要求战略与制度的适应性创新。脱贫攻坚是一场在指定时间节点前必须完成的任务,采取的是超常规举措。与脱贫攻坚不同,相对贫困具有长期性等特征。从脱贫攻坚到相对贫困治理,扶贫开发工作需要实...
关键词:脱贫攻坚 相对贫困 治理框架 制度创新 
相对贫困的界定:国际经验与启示被引量:35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00-111,共12页郭之天 陆汉文 
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重大招标项目“西南区域县村脱贫攻坚经验总结”(TC190F4WF)。
相对贫困的界定是相对贫困治理实践的逻辑起点,亦是相对贫困研究的基础问题。相对贫困最突出的特征是相对性和主观性,一是纳入比较的资源或维度,二是对资源或维度进行比较的标准,三是贫困与非贫困分界点的确定。欧洲福利国家主要以相对...
关键词:相对贫困 贫困标准 国际经验 建构性 
国际减贫经验中国化的实践及其启示被引量:3
《甘肃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163-169,共7页杨永伟 陆汉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缺乏的类型建构与治理对策研究”(20YJC84003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缺乏的类型学研究”(2019M650166)。
国际扶贫主体有效参与中国扶贫开发的过程,本质上是国际减贫经验中国化的过程。从国际减贫经验中国化的历史实践切入,发现不同类型的国际扶贫主体在中国场域并非独立运作,而是透过一定的媒介或路径进行减贫经验的中国化。政府间国际组...
关键词:减贫经验 中国化 国际化 扶贫主体 技术援助 
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缺乏的类型学考察被引量:36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128-136,共9页杨永伟 陆汉文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小额信贷扶助农户脱贫的效用机制研究:一个嵌入性视角”(编号:19CSHJ0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缺乏的类型学研究”(编号:2019M650166)的阶段性成果
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缺乏,成为阻碍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将其作为同质性与先验性问题讨论,未能系统解释并揭开问题发生机制的“黑箱”。文章聚焦于类型学的分析思路,用个体与社会互动线索贯穿全文,立足贫困人口是否...
关键词:贫困人口 内生动力 主观需求 “等靠要” 类型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