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肖生

作品数:23被引量:3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罗尔斯公共理性辩护自主性民主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评论》《道德与文明》《哲学分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政治规范的性质与规范性来源:威廉斯与罗尔斯之争
《哲学研究》2024年第5期105-116,128,共13页陈肖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方政治哲学中尊重理念与政治道德基础问题研究”(编号19BZX125)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主要澄清以威廉斯为代表的政治现实主义对罗尔斯后期政治哲学提出的“将政治规范视为应用道德”与“道德优先于政治”两个批判,并分析两人如何完成确立自主的政治规范这一共同任务。在政治规范性问题上,罗尔斯接受道德在辩护意义上...
关键词:政治现实主义 政治道德主义 政治规范 政治自主性 
现代政治秩序自我奠基的规范性基础
《政治学文摘》2023年第4期8-9,共2页陈肖生 
在现代政治秩序建构过程中,第一个提出“国家是人造人”的是霍布斯,但企图通过契约论完全取代自然法来为现代政治秩序奠基的理论家却是卢梭。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明确设定了通过人为契约来为政治秩序和政治权利奠基的目标。不管卢梭...
关键词:《社会契约论》 秩序建构 契约论 规范性基础 自然法 政治权利 卢梭 自主性 
现代政治秩序自我奠基的规范性基础——论卢梭契约理论对自然法的改造及其政治哲学难题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117-132,共16页陈肖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ZX125)。
社会契约若要成为政治权利基础,政治权利的规范性基础及其内容须全部来自契约及作为协约结果的根本原则,并且契约本身不能把任何性质的先在权利作为自己的规范起点。为此,卢梭改造了传统自然法和自然权利,既不将它们视作正当和正义的标...
关键词:自然法 社会契约 政治权利 自主性 卢梭 
何种尊重?如何扩展?——反对公共理性与至善论的结盟
《哲学分析》2022年第6期161-177,194,共18页陈肖生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方政治哲学中尊重理念与政治道德基础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9BZX125)阶段性成果。
公共理性自由主义与公共理性至善论之间的争论,可以聚焦到尊重公民究竟要求什么的问题上来。公共理性至善论认为其理论不仅与尊重的理念相容,而且它将公民响应具有更高认知质量的理由的能力作为尊重对象。据此,公共理性至善论批评公共...
关键词:公共理性自由主义 公共理性至善论 尊重 自主性 
人性与社会正义原则的构造——以罗尔斯《正义论》为中心的争论被引量:2
《道德与文明》2022年第6期122-135,共14页陈肖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9BZX125)。
现实的人性学说若作为正义原则的基础理念,会遭遇无法为正义原则提供规范性说明的困境。罗尔斯为人性学说影响正义原则提供了不同的理据和实现方式。罗尔斯认为政治哲学是一种现实主义的乌托邦,构造正义原则时必须考虑人的动机可能性问...
关键词:正义 人性 人观念 契约设置 动机 
理解作为一种现代政治现象的“主义”被引量:2
《政治思想史》2022年第1期173-195,200,共24页陈肖生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政治哲学中尊重理念与政治道德基础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9BZX125)的阶段性成果。
政治生活方式由各种各样的“主义”来界定、评价和引导,是一种现代政治现象。虽然在古希腊已出现以“主义”为后缀的构词,但只是指代一种行动或行为的方式和习俗。现代意识形态意义上的“主义”在西方古典政治中并不存在。伴随着现代早...
关键词:“主义” 意识形态 现代性 西方政治思想史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哲学评论》2021年第2期207-227,共21页陈肖生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方政治哲学中尊重理念与政治道德基础问题研究”(项目号:19BZX1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南京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号:011714370119)
自由主义的完善论在确立一个社会最根本政治道德内容和取向上否决了中立论传统的“公民间合理同意”的标准,主张把个人自主性作为增进人类繁盛的客观正确价值,并且赋予国家合法权力去维持和增加依照上述正确标准判断为有价值的选项。但...
关键词:完善论 民主工具论 个人自主性 公共平等 尊重 
政治权威:一项基于西方政治思想与历史的考察
《学海》2021年第5期112-119,共8页陈肖生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方政治哲学中尊重理念与政治道德基础问题研究”(项目号:19BZX125)的阶段性成果。
家庭和社会生活等非政治领域的权威,是一种建立在需求基础上、以尊重为实现的心理机制,本质上反映“能力—需求”的社会关系。权威的这种碎片化和潜在性的特点使其难以直接引入政治领域。罗马共和国以神圣化的政治奠基事件作为基础,通...
关键词:政治权威 权力 尊重 奠基 代表 
美国大选移民政策争论背后的价值难题被引量:4
《当代美国评论》2020年第3期31-47,123,124,共19页陈肖生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方政治哲学中尊重理念与政治道德基础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9BZX125)的阶段性成果;南京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编号:011714370119)的资助。
美国大选有关移民问题的争论,就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党的政策宣示来看已变成"美国利益"与"美国价值"的对峙。但将移民现象降低为经济的争利活动或者拔高为道德化的国家精神,均无助于合理理解移民政策对现代政治与民族国家提出的挑战。移民...
关键词:美国大选 美国移民政策 民族同一性 公民资格 
重叠共识与公共辩护的抱负——答张途与惠春寿被引量:1
《学海》2019年第6期64-72,共9页陈肖生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方政治哲学中尊重理念与政治道德基础问题研究”(项目号:19BZX125)的阶段性成果
张途和惠春寿对《辩护的政治》的评论和批判主要集中在公共辩护的“辩护性”与“公共性”的含义、体现方式上。张途认为相较于其他强调公共辩护的认知面向的理论家,罗尔斯的公共辩护优势在于其公共性。而惠春寿恰恰认为《辩护的政治》...
关键词:重叠共识 公共辩护 辩护性 公共性 罗尔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