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香白

作品数:10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韩山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工夫茶《茶经》茶文化茶馆文化茶道更多>>
发文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考古》《韩山师范学院学报》《广东茶业》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茶文化学者”之太极思维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15-20,共6页陈香白 
该文阐述中国茶文化学者的传统文化修养和德才架构,指出其应具《周易》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基本精神,识解宇宙以人为中心、知识以利世为准则之大旨,在茶文化研究中掌握阴阳和合、刚柔兼济之哲学理说,才能守持固正而有所成就。
关键词:茶文化学者 太极思维 才德架构 《周易》 “和”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茶馆文化"与茶馆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被引量:3
《广东茶业》2004年第5期66-67,共2页陈香白 
所谓'茶馆文化',概言之,就是茶方法的发现、发明、推广和应用的过程及其产物. 李春泰指出:'作为人工制品的文化是方法的结果:一般地说,方法的进步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原因'.中国茶馆的发展,其文化形态的决定因素就是方法.
关键词:茶馆文化 茶馆业 可持续发展 茶文化 中国 
“茶道”论释被引量:6
《农业考古》2001年第2期33-36,共4页陈香白 陈再 
关键词:茶道 程式化 饮食 茶文化 
论“茶馆文化”被引量:3
《农业考古》2000年第2期170-172,共3页陈香白 陈再粦 
关键词:茶馆文化 茶叶经营方法 茶馆 茶艺馆 茶道馆 
“茶文化”通义被引量:1
《农业考古》1999年第4期5-6,共2页陈香白 陈再粦 
关键词:茶文化 群体性 个体性 饮食文化 艺术性 自然物质 文化类型 传播性 文化差异 人类意识 
现代茶道源于潮州工夫茶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108-114,99,共8页陈香白 
一、中国茶道之“七义一心” “中国茶道”涵盖着七种主要义理(即“七义”):(一)茶艺;(二)茶德;(三)茶礼;(四)茶理;(五)茶情;(六)茶学说;(七)茶导引(即茶气功)。“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即“一心”)是“和”。这就是中国茶道的“七义一...
关键词:现代 茶道 工夫茶 中国 潮州市 美学思想 
潮州朱泥壶被引量:1
《农业考古》1998年第4期91-102,共12页陈香白 陈再粦 
关键词:潮州窑 工夫茶 陶瓷生产 手拉坯 东南亚 孔子研究 潮州市 民国时期 饶宗颐 美感效应 
《中国茶文化》后语
《农业考古》1998年第2期32-33,共2页陈香白 
《中国茶文化》后语韩山师范学院陈香白自1991年执笔撰成本书之《导言》算起,时写时辍,迄今已过了六个年头,现在终于脱稿。这期间。若干篇章曾分别载《中国文化研究》、《农业考古》等学术刊物上。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叙...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 工夫茶 日本茶道 英雄主义 韩山师院 山西人 汕头大学图书馆 日本民族 《宋诗纪事》 中医基本理论 
附:《中国茶文化》总目
《农业考古》1998年第2期34-34,共1页陈香白 
附:《中国茶文化》总目(广东韩山师范学院陈香白著)上编:导言中国茶文化纲要一、茶文化之萌芽:茶的蔬食、药疗、汤饮二、茶文化之发展:历代饮茶法提要三、茶文化之内核:中国茶道四、茶文化之播散:风行成俗五、茶文化之涵濡:民...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 工夫茶道 《易》 民族凝聚力 日本茶道 美学思想 养生思想 人道思想 韩山师范学院 哲学思想 
潮州工夫茶源流论被引量:3
《农业考古》1997年第2期103-115,共13页陈香白 
潮州工夫茶源流论广东潮州韩山师范学院陈香白一、潮州工夫茶艺概说潮州工夫茶艺定式,较早的文字记载是清代俞蛟《梦厂杂著·潮嘉风月·工夫茶》。及至民国翁辉东撰《潮州茶经·工夫茶》,则以详尽著称。后之介绍文字,未见有超越其窠...
关键词:工夫茶 《茶经》 潮州地区 砖茶型氟中毒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 《茶录》 中心区 煎茶 江浙地区 茶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