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改然

作品数:16被引量:4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刑法法文化文化成因个人信息腐败犯罪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内蒙古社会科学》《前沿》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信息技术对刑法个人信息保护的挑战与破解路径被引量:2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245-261,共17页马改然 
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个人信息权刑法保护研究”(项目批准号:2016NDB092)的阶段性成果。
刑法个人信息保护随信息技术生而生,也必然随信息技术变而变。新信息技术对个人信息进行形塑,使得个人信息属性复杂多变、“知情同意”原则虚化,滥用个人信息也日益严重。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刑法的破解路径是,首先应对其保护立场进行根...
关键词:新信息技术 间接个人信息 相对立场 刑法个人信息保护模型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6
《网络空间安全》2020年第3期7-11,共5页马改然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新信息技术下个人信息刑事法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7XJC820003)。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法律保护至关重要。通过对我国个人信息在刑法上的保护进行分析,发现其面临着诸多困境。为了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刑法上宜增设非法传输、使用公民个人信息罪,同时宜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及公自诉相结合的形式,并且应增设...
关键词:大数据 个人信息 刑法保护 出路 
内蒙古地区蒙汉双语司法的现状、不足及完善——以刑事诉讼为标本被引量:3
《前沿》2015年第12期96-102,共7页马改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2XFX007)"内蒙古地区蒙汉双语司法的规范化研究"
立足于"从司法机关的司法语言文字的权力角度来阐释双语司法"的立场,通过对内蒙古有代表性地区进行调研,分析了现今内蒙古地区刑事诉讼中双语司法的现状,基于对现状的分析寻找其不足,并进而提出了刑事诉讼中蒙汉双语司法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蒙汉双语司法 刑事诉讼 现状 不足 完善 
国家司法考试背景下本科刑法课程教学之应对
《天中学刊》2015年第3期151-153,共3页马改然 
在司法考试大背景下,普通高校本科法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以法学基础教育为主,以通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为辅。本科法学类专业刑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德日刑法理论为主,以苏俄刑法理论为辅;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传统讲授教学法、案例教学...
关键词:本科刑法课程 培养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相关问题研究被引量:3
《刑法论丛》2015年第2期328-346,共19页马改然 
基于《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的立法背景和刑法解释论的立场.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益是个人信息权,其不同于一般人格权.属于具有财产属性的人格权;本罪的客观行为即出售应不以对价为要件.其行为对象是财物,采纳"财产性利益说";为了...
关键词: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 个人信息权 出售 主体 
“行为理论不要说”之提倡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86-90,共5页马改然 梁云宝 
作为构成要件基底的行为应否纳入规范性评价内容,理论上存在较大分歧,而对此所持的不同态度,直接影响到在行为理论上的立场。尽管社会行为论是理论上的多数说,但在阶层化犯罪论体系下"行为理论不要说"并不缺乏合理性。同样地,在四要件...
关键词:行为 行为理论 实行行为 
比较视域下我国遗弃罪刑罚的缺陷及完善被引量:3
《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154-159,共6页马改然 梁云宝 
我国刑法中的遗弃罪因为在刑法典中位置的调整从而使得其保护的法益发生变化,但其刑罚却并没有因为法益的改变而相应的改变,这就导致本罪的刑罚在与相关罪名之刑罚的衔接上出现了诸多漏洞,这不仅不能有效地贯彻罪刑均衡原则,也无法体现...
关键词:遗弃罪 法益 刑罚 
美国身份盗窃的最新发展趋势被引量:2
《学术论坛》2012年第5期50-55,62,共7页马改然 
身份盗窃是美国近几年来多发且危害严重的犯罪。在身份盗窃的界定上,虽联邦法和州法存在不同之处,但是都比较含混。故有学者提出要对身份盗窃依照传统的盗窃罪重新进行界定,把现今的身份盗窃划分成五种具体的犯罪类型。同时,有学者提出...
关键词:身份盗窃 界定 未来身份盗窃 
情节犯存在之合理性被引量:3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41-45,共5页马改然 
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编号:SFB2024)
情节犯作为独具"中国特色"的犯罪类型,其存在面临着挑战,学界也有要求取消情节犯之观点。但情节犯并没有违背罪刑法定主义的明确性原则,而且与中国犯罪构成体系相适应,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是情节犯与中国的法文化相适应,有其生存的土壤,所...
关键词:情节犯 明确性原则 法文化 合理性 
刑法主观主义原则:文化成因、现实体现与具体危害被引量:21
《政法论坛》2012年第3期27-41,共15页刘艳红 马改然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立项课题"中西刑法文化和定罪制度比较研究"(SFB2024)阶段性成果
重视人内心的儒家化法律传统,重教化轻报应德主刑辅的法理念,以及重视国家轻视个人的义务本位的法权观,是形成我国刑法主观主义的法律文化根源。现今刑法学界所说的刑法主观主义,是传统刑法文化与主观主义之合体。刑法主观主义在当下体...
关键词:法文化 刑法主观主义原则 现实体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