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福元

作品数:22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伊斯兰教穆斯林中国穆斯林伊斯兰马克思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社科纵横》《宗教与哲学》《世界宗教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理解和感知变迁:论知觉社会学何以可能被引量:1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12期44-48,共5页萧子扬 马福元 孙健 
2017年广东省攀登计划(pdjh2017b0347);茂名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YB07)
社会知觉是人们对社会状态、社会过程、社会变迁的体验、理解、感知和知觉的总称,它是理解"过程社会""后工业社会"的关键。同时,社会科学也是过程社会和现代性的产物,而理解和感知变迁是包括知觉社会学在内的众多学科的历史使命。本文...
关键词:社会转型 现代性 中国体验 知觉社会 知觉社会学 
关于蒙古族和赫哲族萨满教信仰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兰台世界(上旬)》2015年第3期112-113,共2页萧子扬 马福元 
笔者拟通过文献综述和对比研究的方式对蒙古族、赫哲族的萨满教信仰进行基础性研究,本文主要内容有:萨满及萨满教概况、特征;蒙古族的萨满教信仰;赫哲族的萨满教信仰;蒙古族、赫哲族的萨满教宗教信仰对比研究。
关键词:萨满教 蒙古族 赫哲族 宗教信仰 
试析熊彼特眼里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基于《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阅读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22-24,27,共4页萧子扬 马福元 敏涛 
约瑟夫·熊彼特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在西方学术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文集《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第一部分——《卡尔·马克思》从"作为预言家的马克思"、"作为经济学家的马克思"、"作为社会学家的马克思"和"作为导...
关键词:马克思 熊彼特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 
试析熊彼特眼里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基于《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阅读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58-61,共4页萧子扬 马福元 敏涛 
约瑟夫-熊彼特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在西方学术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文集《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第一部分——《卡尔-马克思》将马克思定义为预言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导师,其从多角度和新视角对马克思和马克思...
关键词:马克思 熊彼特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 
当前政治哲学领域的一部创新性著作——读杨仁忠《公共领域理论与和谐社会构建》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80-181,共2页马福元 
杨仁忠教授撰著的《公共领域理论与和谐社会构建》一书,从政治哲学维度把公共领域从西方市民社会话语中离析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范式予以学理建构性的专题研究,并据此探讨了公共领域与和谐社会构建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论证了公共领...
关键词:哲学 杨忠仁 公共领域理论与和谐社会构建 
关于穆罕默德·阿布杜的“存在神学”观的理解与反思
《宗教与哲学》2012年第1期251-265,共15页马福元 丁彦虎 
"存在神学"问题是东西方文明,尤其是宗教哲学领域进行宗教研究时要给予特别重视的重要问题。当代著名神学家、宗教哲学家、"全球伦理"和"宗教对话"倡导者之一的汉斯·昆说:"没有各宗教间的和平,就没有各民族间的和平;没有各宗...
关键词:神学家 穆罕默德 宗教研究 反思 宗教对话 东西方文明 宗教哲学 全球伦理 
对民族地区公民伦理道德建设问题的调查与反思——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被引量:1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第6期164-172,共9页马福元 唐淑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地区多元化宗教和谐相处经验和对策研究"(11BZJ004))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甘肃省民族地区公民伦理道德建设研究"(YCX11018)成果
社会公德既是展现社会文明程度的窗口,又是当前中国加强公民伦理道德建设的着力点。因此,对民族宗教文化多元和谐相处的民族地区进行研究,尤其对公民伦理道德建设问题作深入调研,总结成功经验,查找存在问题,客观反映民族成分复杂、宗教...
关键词:民族地区 公民 伦理道德 
浅谈穆斯林的斋戒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1
《中国穆斯林》2012年第4期35-36,37-39,共5页马福元 唐淑珍 
斋戒是伊斯兰教"五功"之一,穆斯林重要的宗教功修。本文不仅想从宗教学意义上对伊斯兰教的斋戒活动进行阐释,而且想从生理学与心理学意义上,就伊斯兰教的斋戒对穆斯林身心健康的积极功能,做一点新的探讨,以期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教学意义 穆斯林 斋戒 伊斯兰教 心理学意义 宗教功修 积极功能 身心健康 
关于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现况的调查与反思——以临夏市、东乡族自治县和广河县的西北民族大学毕业生为例被引量: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71-175,共5页唐淑珍 马福元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各级政府管理部门、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西北民族大学近五年来培养的大学生中有很多来自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当前就业压力较大的社会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究竟如何呢?为了...
关键词:民族地区 大学生就业 毕业生 
浅谈伊斯兰教伦理道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被引量: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17-22,共6页石丽丽 马福元 
宗教的伦理道德对社会稳定所起的作用非常显著。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进一步发扬伊斯兰教伦理道德中的积极因素和优良传统,对提高穆斯林精神修养、道德素质和改善社会风气以及促进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 伊斯兰教伦理道德 积极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