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顺力

作品数:34被引量:7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孙中山辛亥革命池田大作海防海洋文明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天津社会科学》《历史教学(下半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池田大作“民众外交”思想探析——兼论《池田倡言》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迪被引量: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53-60,共8页黄顺力 
池田大作“民众外交”思想的主要内涵特征有三:一是坚信民众(“草根”)力量是外交的基石,其外交活动的行为主体始终是民众本身;二是以日中友好、亚洲与世界和平为外交的整体目标,其服务对象始终确立为广大民众所向往的人类和平友好事业...
关键词:民众外交 《池田倡言》 意义与启迪 
全面抗战初期对女学生的爱国宣传和参战动员——以民国期刊为中心的考察(1937-1939)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112-119,共8页朱晓芳 黄顺力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民族解放的时代使命与爱国主义情绪相互激荡,掀起全民族全面抗战的热潮。其时,有关女学生爱国形象的宣传成为全民抗战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广大妇女参加抗战事业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鼓舞作用。但与此同时,...
关键词:女学生 抗日战争 参战动员 国统区 敌后抗战区域 民国期刊 
晚清海塞防之议与台湾海防地位的衍变被引量:2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116-125,共10页黄顺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中国从海防到海权的思想衍变研究"(14BZS05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海疆政策与开发研究"(13&ZD093)
海塞防之议虽发生于晚清时期,但其缘由则要溯及以往。由于清统治者对来自海洋的困扰采取类似陆防的传统"防海"政策,故此前台湾诸岛实无真正意义上的"海防"。台湾归附后,施琅主张留守台湾,蕴涵着以外海作为内地屏障,将防线从陆路推向海...
关键词:晚清 海塞防之议 台湾海防 
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研究的重要成果
《政协天地》2016年第12期14-14,共1页黄顺力 
《福建辛亥革命图略》是我省深入研究孙中山、研究辛亥革命所取得的一项重要学术成果,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关键词:辛亥革命 学术成果 孙中山 
“中国不可征服”:1938年日本社会时论舆情探析——以民国期刊译文资料为中心的考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02-111,共10页郭奇林 黄顺力 
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战争一时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在日本军事进攻达到顶峰的时候,日本国内却出现了一些"中国不可征服""日本在崩溃中"等时论舆情:其一是对日本政治法西斯倾向及其可能陷入长期战争泥沼所引起的反思和担忧;其二是...
关键词:日本侵华战争 日本时论舆情 “中国不可征服” 
从孙中山振兴中华看中国梦的历史内涵
《团结》2016年第1期63-66,共4页黄顺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这充分说明我们理解认识"中国梦"的内涵特征,其逻辑起点应从近代以来的基本国情开始,从近代以来众多的仁人志士为挽救贫弱中国、振兴中华的艰难历程入手。
关键词:中国梦 历史内涵 民族复兴 中华优秀传统 清朝统治者 中山先生 中国传统文化 八国联军侵华 历史过程 反清革命 
以人性共鸣构筑心灵交流的“金桥”——池田大作开辟精神丝绸之路思想探论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41-47,共7页黄顺力 
从"人性共鸣"的角度,探讨池田大作有关"开辟精神丝绸之路"的思想。其主要内容有三:1.挖掘和弘扬"人性的光辉"是全人类团结的当务之急;2.以人性共鸣奏出世界和平的基调;3.民众是形成精神丝绸之路的动力和基础。而支撑这一思想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池田大作 人性共鸣 精神丝绸之路 “金桥”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地方建设工役研究——以四川地区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抗日战争研究》2012年第4期50-63,共14页张莉 黄顺力 
抗战时期,为充实国家实力,实现持久抗战,国民政府在大后方推行地方建设工役。作为大后方重心的四川,奉重庆国民政府之令,征调大量民工服工役,进行与农业增产密切相关的垦荒、水利和造林等地方建设工事。为此,四川省政府改进了工役运作系...
关键词:抗战时期 地方建设工役 四川地区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择偶倾向与取舍——以报刊媒介的两性话题为视角被引量:1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43-51,共9页黄顺力 王风先 
中国传统社会人们的择偶观念一向表现较为含蓄,"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开启了思想启蒙之牖,而且也打开了自由恋爱之闸。其时的报刊杂志是知识男女青年获取新婚恋观的渠道,也是他们表达自己择偶心声的场所。《大公报》、《中外日报》、《...
关键词:近代知识分子 择偶倾向 自由恋爱理想主义 
孙中山革命与清末社会思潮的嬗变——以报刊舆论为视角
《闽台文化交流》2011年第4期27-33,共7页黄顺力 
一般来说.学界通常所称之“社会思潮”.应为晚清社会特有的现象。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空前剧烈,“数千年未有之奇变”的时局导致社会思想的变化也跌宕起伏、风生水起,形成一波波此呼彼应、如潮涌动的社会思潮,故梁...
关键词:社会思潮 报刊舆论 孙中山 嬗变 清末 革命 中国社会发展 鸦片战争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