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广敏

作品数:10被引量:3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电火花加工表面粗糙度镜面加工自动编程电加工更多>>
发文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发文期刊:《机械制造》《制造技术与机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航空精密制造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电火花加工几何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实验研究被引量:2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42-45,共4页何广敏 赵万生 董衍善 李晓冰 
首先分析了EDM电火花加工中放电间隙和电极损伤等影响工件几何形状精度的因素 ,然后对加工面积、伺服参考电压和极间空载电压等影响电火花加工精度以及电极损耗和加工间隙的因素进行全面的研究 ,为进行EDM加工中工件几何形状及加工精度...
关键词:电火花加工 几何精度 影响因素 实验 电极损耗 
混气电火花镜面加工的研究被引量:10
《制造技术与机床》2000年第3期43-45,共3页何广敏 赵万生 郭永丰 刘晋春 
概述了电火花镜面加工发展情况 ,提出了混气电火花镜面加工工艺。分析了混气电火花镜面加工的原理 ,设计了混气装置 ,并进行了加工实验 。
关键词:镜面加工 混气装置 表面粗糙度 电火花加工 
混气电火花精微光整加工技术被引量:2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9年第5期9-11,共3页何广敏 赵万生 耿春明 刘晋春 
分析了混气电火花精微光整加工的机理,介绍了混气加工装置,并进行了对比加工实验.结果表明混气电火花加工能够有效地改善加工表面粗糙度和提高生产率.
关键词:电火花精微光整加工 混气工作液 表面粗糙度 生产率 
纳秒级脉冲电源的研制被引量:12
《电加工》1999年第4期11-13,共3页何广敏 赵万生 郭永丰 王致良 
分析了影响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获得窄脉宽的主要因素,研制了纳秒级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最小脉宽可达90.81ns。
关键词:电火花加工 纳秒级 脉冲电源 脉宽 研制 
混粉镜面电火花加工工作液循环装置的研制
《机械工程师》1999年第1期21-22,共2页何广敏 赵万生 郭永丰 
根据混粉镜面电火花加工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工作液循环装置。
关键词:混粉镜面 电火花加工 工作流循环装置 
大面积镜面电火花加工的实验研究
《金属成形工艺》1998年第3期42-45,共4页索来春 居喜国 何广敏 郭永丰 赵万生 
介绍了大面积镜面电火花加工法现状.通过改变混粉工作液中微粉的种类、浓度、加工参数以及加工面积进行了工艺试验.验证了混粉电火花加工的确能改善表面粗糙度.
关键词:混粉 大面积 镜面 电火花加工 
粉末工作液电火花加工
《机械制造》1998年第5期28-29,共2页索来春 何广敏 刘维东 赵万生 
作者采用特制的实验装置对掺入硅粉的放电加工面生成机理进行了实验性探讨,并对比分析了煤油工作液和粉末工作液电火花加工的效果,得出粉末工作液电火花加工能够改善表面粗糙度的结论。
关键词:粉末工作液 电火花加工 表面粗糙度 
电参数对混粉镜面电火花加工表面粗糙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电加工》1998年第2期28-30,共3页何广敏 郭永丰 阎换新 赵万生 
介绍了混粉镜面电火花加工的实验装置 ,并应用单因素法初步研究了脉冲电参数对混粉大面积镜面电火花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取得了 5 9mm加工表面最小表面粗糙度为 Ra0 .
关键词:混粉工作液 镜面电火花加工 电参数 表面粗糙度 
基于Wiadows的电加工计算机辅助编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被引量:1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89-92,共4页董衍善 赵万生 何广敏 
在深入研究电火花穿孔成型加工工艺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Windows系统的图形界面及多任务处理功能,开发了基于Windows的电加工计算机辅助编程系统,以及用于补偿加工偏差*(尺寸、表面粗糙度等)的追加工模块。
关键词:WINDOWS 电火花加工 自动编程 误差补偿 
专家系统及其在电加工计算机辅助编程中的应用被引量:4
《电加工》1997年第6期7-10,共4页赵万生 董衍善 何广敏 
讨论了专家系统的基本原理,结合EDM的工艺规律和专家系统的特点,对专家系统在电火花加工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电火花加工自动编程专家系统的开发方法与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专家系统 电加工 自动编程 应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