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智国

作品数:15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古建筑历史建筑数字化标准图扁钢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文物鉴定与鉴赏》《高教学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工业设计》更多>>
所获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复杂环境下隆盛庄古建青砖劣化机理与剩余寿命预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5期690-700,共11页郝贠洪 吴日根 包媛媛 阿斯哈 王利辉 侯智国 丰五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272190,11862022)。
隆盛庄古镇是我国首批传统村落及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丰镇市东北部,是历史悠久的蒙汉文化交融的商贸关口.古镇内现存大量以青砖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古建筑,在当地自然环境影响下古建青砖产生了严重的劣化现象,影响...
关键词:复杂环境 古建青砖 劣化机理 剩余寿命预测 
内蒙古古迹遗址数字化保护平台的设计研究与实现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7期13-17,共5页王媛媛 侯智国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2023年度项目“内蒙古文物古迹遗址数字化保护平台构建”(项目编号:2023BY29),2023.03—2023.12;202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人才发展项目(创新团队)“古迹遗址的修缮保护与利用实践研究”(项目编号:NMGIRT2308),2023.01—2025.12。
文章首先从总体需求、功能需求、性能需求三个方面对内蒙古古迹遗址数字化保护平台进行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充分、完整的系统设计,通过与平台用户、管理人员等沟通从用户注册、用户登录、古迹遗址展示、古迹遗址检索、点云...
关键词:古迹遗址 数字化保护平台 内蒙古 
内蒙古历史建筑屋面修缮技术探索与实践
《古建园林技术》2024年第2期30-34,共5页王晓 武月清 侯智国 
2023年度青年科技人才发展项目(创新团队)古迹遗址的修缮保护与利用实践研究(NMGIRT2308);内蒙古科技厅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专家系统的古建筑表面残损识别与修缮设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2021GG0407)。
历史建筑的屋面保养和维修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在相关工程项目中研究和提炼有效的修缮技术措施并能够指导同类型工程实践,采用了实地调查、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内蒙古地区历史建筑屋面的修缮技术和施工方法。研究发现,历史...
关键词:内蒙古 历史建筑 屋面 修缮技术 
内蒙古文物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现状调查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4期71-74,共4页武月清 侯智国 
2023年度青年科技人才发展项目(创新团队):古迹遗址的修缮保护与利用实践研究(NMGIRT2308);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古迹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支持。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北部边疆,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建筑。文章对古建筑的分布、建筑结构特点以及保护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古建筑的保护策略,以便为今后更好地保护内蒙古文物古...
关键词:内蒙古 古建筑 保护与利用 
内蒙古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更新研究——以包头市龙泉寺保护修缮工程为例被引量:2
《当代建筑》2024年第1期129-132,共4页尚大为 侯智国 托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220081469);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22QN05018)。
龙泉寺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第四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在保护修缮过程中遇到诸多难题,根本原因是没有完善的建筑数据信息。数字化方法可以提高测量速度和精度,可精确测绘古建筑,同时减少研究人员反复接触文物的次数和赴实地...
关键词:建筑遗产 数字化测绘 保护更新 修缮工程 
“双轨学徒制”培养模式探索——以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西部素质教育》2023年第3期195-198,共4页王晓 侯智国 
内蒙古哲学社会规划项目“内蒙古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体系研究——内蒙古中西部古迹遗址修缮与保护研究”(编号:2021NDB076);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古迹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支持。
文章首先概述了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发展情况,然后分析了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现状,最后探索了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双轨学徒制”培养模式,包括建立“能工巧匠传帮带+校企科研协同”双轨师资提升模式、建立“研究型实训室+...
关键词:“双轨学徒制”培养模式 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现代学徒制 
智能建造(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及人才培养路径探索被引量:16
《高教学刊》2022年第15期168-172,共5页牛恒茂 牛建刚 李仙兰 吴俊臣 侯智国 刘永清 
教育部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建筑设计专业领域团队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YB2020070204);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无编号)。
智能建造属于典型的新工科专业,也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智能建造技术是未来发展趋势,专业人才需求紧迫。文章对行业、企业、学校和土建类相关毕业生进行智能建造人才市场需求的调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课...
关键词:智能建造 调研分析 学科交叉 人才培养 
课程思政建设视角下思政教育与工程教育的融合发展研究
《新一代(理论版)》2020年第12期41-41,共1页乔恩懋 丁琦 尚大为 侯智国 
空间地理信息技术在长城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编号:19XKG008);历史建筑、街区分类保护与利用研究内蒙古教育厅自然科学课题(项目编号:NJZY18255);呼和浩特地区农村住宅适应性更新保护研究内蒙古教育厅自然科学课题(项目编号:NJZY18257);漠南内蒙古地区历史街区规划中的保护与利用研究内蒙古大学横向课题(项目编号:18NDXT02);内蒙古地区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古建筑分布及类型研究内蒙古大学横向课题(项目编号:18NDXT01);实景建模技术在古迹遗址保护与修缮中的利用研究呼和浩特市社会科学课题(批准号:2019SK-122)。
在我国高校开展思政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思政理论课程一直都是最主要的渠道以及阵地之一。并且课程思政建设是联系思政教育以及工程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纽带。本文主要分析了现如今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发展现状,并且对其在有关教学内容、...
关键词:课程思政建设 思政教育 工程教育 融合 
GIS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的应用探讨
《风景名胜》2019年第7期234-234,共1页乔恩懋 丁琦 尚大为 侯智国 
历史建筑、街区分类保护与利用研究——以乌兰察布市历史建筑、街区筛查为例,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资助项目,(课题编号:NJZY18255);漠南蒙古地区历史街区规划中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以乌兰察布地区为例,蒙古族及北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课题编号:18NDXT02);呼和浩特农村住宅适应性更新方式研究,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资助项目,(课题编号:NJZY18257);内蒙古地区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古建筑分布及类型研究,蒙古族及北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课题编号:18NDXT02)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保护工作中的运用逐渐普及。地理信息系统由于其具备海量的数据储存能力与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的使用也逐渐推广。
关键词:GIS技术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规划 
内蒙古隆盛庄镇传统民居修缮设计分析——以王家院为例
《文化产业》2019年第13期29-30,共2页侯智国 乔恩懋 尚大为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研究项目《历史建筑、街区分类保护与利用研究——以乌兰察布市历史建筑、街区筛查为例》(项目编号:NJZY18255);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研究项目《呼和浩特农村住宅适宜性更新研究》(项目编号:JZY18257);蒙古族及北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分项课题《口述史学在近现代建筑遗产研究中的应用与实践》(项目编号:NDXT05)
对于传统民居建筑的修缮设计,应最大可能地保留其传统外观风貌的原状。通过对内蒙古隆盛庄镇王家院的结构功能、工艺措施、体例规制、外貌特征等方面进行保护修缮,最大程度保留其原有材料,完整地保护其时代风貌,恢复其原建筑功能。
关键词:传统民居 保护利用 修缮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