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艳

作品数:18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钦州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美术理论佛教美术楹联汉译佛经论略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兰台世界(中旬)》《许昌学院学报》《兰台世界(下旬)》《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楹联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钦州学院学报》2018年第11期88-91,共4页侯艳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改课题: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楹联文化课程建设与实践(2018JGB331);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广西古建筑楹联整理与研究(17FZW006)
楹联是汉语言特有的文学体裁,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楹联讲究格律、对仗的形式本身就是对汉语言的深度解析,学习楹联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练习声调、音韵、词性、修辞、多音多义字等。楹联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独特的魅...
关键词:楹联文化 对联六相 第二语言 汉语教学 
《星云法语》之艺术特色论略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99-103,共5页侯艳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禅宗语录文学特色之综合研究";项目编号:16AZW007;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中心2015年度重点项目"海洋宗教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15BMCC02
《星云法语》是星云大师数十年参悟佛法的经验之谈,既是禅宗语录,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非常善于采用"引证"、"譬喻"、"新解"等艺术手法,以明白晓畅又不乏诗意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教导、开示众生。
关键词:《星云法语》 “引证” “譬喻” “新解” 艺术特色 禅宗语录 
广西北部湾楹联习俗论略
《钦州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8-11,共4页侯艳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中心2015年重点科研项目:广西海洋宗教文化研究(2015BMCC02);钦州学院科研项目:广西当代楹联创作研究(2014XJKY-06A);2015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广西北部湾海洋区域文学研究(15FZW007);桂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团队阶段性成果之一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体裁,在中国古建筑中,一般将对联悬挂于堂宅殿阁的楹柱(厅堂前部的柱子)上,因而又称楹联。"楹联习俗"入选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现了国家对其高度重视。广西北部湾地区的一些传统村落留存着数量较大...
关键词:北部湾 楹联民俗 灵山大芦村 大朗书院 
传统村落建筑楹联刊物的编辑出版论略被引量:1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71-75,共5页侯艳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中心2015年重点科研项目<广西海洋宗教文化研究>(2015BMCC02);钦州学院科研项目<广西当代楹联创作研究>(2014XJKY-06A);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5JGA363)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体裁,在中国古建筑中,一般将对联悬挂于堂宅殿阁的楹柱(厅堂前部的柱子)上,因而又称楹联。在我国众多的传统村落中留存着大量历代建筑楹联,编辑出版传统村落建筑楹联刊物,不仅是保存文字与图像的有效措施,还能...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 楹联 出版 大芦村 
《佛教文化与国际交流》课程建设初探——以钦州学院为例
《钦州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42-45,共4页侯艳 
钦州学院教改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佛教文化与国际交流>课程建设与发展研究(2015QYJGB31);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广西海洋宗教文化研究(2015BMCC02)
中国佛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入华是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当今世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佛教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广西沿海地区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口岸,早在两千年前佛教已通过海陆两条通...
关键词:佛教文化 国际交流 课程建设 应用型人才培养 传统文化 
论古代佛教壁画技法之经典依据——以敦煌壁画为例
《兰台世界(下旬)》2015年第5期11-12,共2页侯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晋唐佛教文学史;课题号:11BZW074
敦煌壁画是中国艺术中的瑰宝,其中绝大部分作品是佛教题材,其制作内容与技法都必然受到佛教理念的制约,可以说佛教典籍中的美术理论与敦煌壁画有深刻的关联。
关键词:佛教典籍 美术理论 敦煌壁画 
社会征联对当代楹联文化普及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钦州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37-40,共4页侯艳 
2014年钦州学院重点科研项目:广西当代楹联创作研究(2014XJKY-06A)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兴起了大规模的社会征联活动,对普及楹联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起到了促进作用。社会征联的兴盛,繁荣了当代楹联创作;培养了稳定的创作队伍;多样化的征联目的对当代楹联文化的普及影响日益增长。总之,社会征...
关键词:社会征联 当代 楹联 文化普及 影响 
从《贞符》和《华山赋》看唐代封禅文的发展
《钦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9-22,共4页侯艳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立项项目:封禅文研究(SK13LX457)
现存的唐代封禅文数量很多,各具特色,其中的诗赋作品极富文学性,较著名的有柳宗元《贞符》、杨敬之《华山赋》等。《贞符》在继承传统封禅文写作范式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比前代更加重视艺术形式与表现力。《华山赋》在封禅文及景物赋的创...
关键词:唐代 封禅文 贞符 华山赋 由质到文 
封禅文体概论——以唐前封禅文献为例被引量:1
《兰台世界(中旬)》2014年第4期62-63,共2页侯艳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立项项目:封禅文研究;课题号:SK13LX457
中国古代有很多帝王热衷于封禅,因而也相应出现了不少与封禅有关的文献资料。对封禅文体的研究是封禅文献研究的一个方面,通过对封禅文献的考察还可推知古代的封禅制度,使后人在千载之下亦可见当年盛举。
关键词:封禅 文体 文献 唐前 
浅析密教美术审美观之“以丑为美、以恶为美”
《郑州师范教育》2014年第2期89-92,共4页侯艳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晋唐佛教文学史"(11BZW074);2013年钦州学院科研项目"密教美术审美观研究"(2013XJKY-60Q)
佛教美术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但显教美术与密教美术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审美观。本文对密教美术造型中以"大忿怒相"为代表的美术形像进行深入分析,归纳了密教形像的特点,阐释了密教美术以丑为美、以恶为美的审美观。
关键词:佛教美术 密教 审美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