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强

作品数:6被引量:21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干旱黄河ENSO事件厄尔尼诺降水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气象》《气象科学》《应用气象学报》《大气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ENSO事件对我国季节降水和温度的影响被引量:171
《大气科学》1995年第2期200-208,共9页刘永强 丁一汇 
对近40年来ENSO当年和次年我国季节降水和温度异常进行了合成分析和信度检验。结果表明,ENSO当年我国以少雨、低温为主,次年则相反。降水和温度异常季节变化也基本呈相反趋势。长江中下游地区显著降水异常并不发生在夏季,...
关键词:降水 温度异常 季节变化 合成分析 厄尔尼诺 
低纬和中高纬度火山爆发与我国旱涝的联系被引量:6
《气象》1993年第11期3-7,共5页刘永强 李月洪 贾朋群 
国家气象局"八五"重点课题<短期气候预测的理论和预测方法的研究>
根据500年旱涝等级资料,采用时序迭加方法,分析了低纬和中高纬火山爆发对我国降水的影响。此外,还对1600—1979年南方涛动指数(SOI)的变化进行了类似的分析。结果表明,低纬和中高纬火山爆发后全国旱涝分布型和部分地区降水变化趋势有很...
关键词:火山爆发 旱涝 SOI 纬度 
黄河与长江流域近期大旱、大涝成因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
《气象》1993年第5期9-15,共7页李月洪 刘永强 
国家气象局"八五"重点课题
采用ECMWF的格点资料,对1983、1986和1991年夏季华北干旱和长江中下游洪涝事件的特征和物理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了两种异常的大尺度位涡型。一种称之“阻塞型”(1986年),另一种称之为“冷涡型”(1983、1991年)。同时指出,干旱期间...
关键词:干旱 洪涝 物理成因 
1980年干旱夏季黄河中下游地区水汽输送的基本特征被引量:1
《气象科学》1993年第1期65-73,共9页刘永强 丁一汇 李月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根据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网格点资料计算了1980年夏季黄河中下游地区持续干旱期间水汽输送各物理量,以此分析了水汽输送的时间演变、垂直结构和水平分布等方面的特征。结果表明,与长江中下游地区(1980年出现了特大洪涝)比较,华...
关键词:水汽 黄河 干旱 中下游地区 
ENSO事件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被引量:34
《应用气象学报》1992年第4期473-481,共9页刘永强 丁一汇 
从东亚环流、旱涝、台风活动和东北夏季低温等方面总结了 ENSO 对我国天气气候影响的观测结果和可能的物理机制,并讨论了与之有关的问题。通过总结和讨论期望对 ENSO 的影响及预报价值有一个总的评估。
关键词:ENSO 天气气候 赤道东太平洋 年际变化 气候异常 南方涛动 环流系统 赤道太平洋 热带印度洋 气温变化 
1980年黄河中下游干旱期的热源和热汇的诊断分析被引量:2
《应用气象学报》1992年第S1期93-99,共7页李月洪 刘永强 丁一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计算了1980年6—9月逐日(12GMT)黄河中下游干旱期的视热源(Q_1)和视水汽汇(Q_2)的分布。结果表明,在典型干旱期(7—8月)内,对流层大气中基本上为热汇,且以对流层高层最强。在典型干旱期的前、后时段(6月、9月),对流层低层大气中为弱的...
关键词:视热源 诊断分析 旱期 热汇 低层大气 河套地区 降水过程 上升运动 对流层大气 阻塞形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