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英

作品数:14被引量:6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古气候孢粉记录晚更新世晚期古植被地质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地质》《实验室科学》《土壤通报》《辽宁高职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地学开放性创新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
《实验室科学》2020年第5期111-113,共3页王晰 刘玉英 李雪梅 
吉林省教育厅2018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8ZCY141);吉林大学开放性创新实验项目(项目编号:X460EP15);2017年度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7YYB005)。
地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依托开放性创新实验平台的开放、创新理念,充分给予学生自由度,调动学生开拓创新的积极性,激发潜能。建立基于地学技能竞赛综合运用,实际工作过程能力训练及依托科研项目,融入新技术新方法开放性的、多层次...
关键词:开放性 教学 地学 创新实验 
PBL-LBL融合模式下的高校地质专业教学实践与探索被引量:1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99-102,共4页王晰 刘玉英 李雪梅 
吉林省教育厅2018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8ZCY141);吉林省教育厅2017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7ZCY120);2017年度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7YYB005)。
"以问题为导向"的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正日益显现出其潜力和优势,而完全执行PBL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针对地质类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结合地质专业教学是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地学人才的目的,从高校地质...
关键词:PBL LBL 教学模式 地质专业教学 
PBL-LBL融合模式在地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钻孔地质编录及柱状图绘制为例
《辽宁高职学报》2019年第4期43-46,共4页王晰 刘玉英 刘长垠 
吉林省教育厅2018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8ZCY141);2017年度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7YYB005)
"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模式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日益显现出其优势,而完全摈弃传统的LBL教学模式而执行PBL教学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要根据学生学情的变化而变化,对于高职"钻孔地质编录及柱状图的绘制"技能培训,提出了推进PBL-LBL...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 LBL教学模式 学情 
下辽河平原晚更新世泥炭的发现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1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3年第3期845-850,共6页张淑芹 刘玉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2076;41172008);吉林大学平台基地建设项目(450060326043);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450060445273)
位于沈阳市东部和西部的2个钻孔剖面均有晚更新世晚期泥炭发育。14 C测年结果表明:东部钻孔泥炭层形成于玉木亚间冰期晚期,西部泥炭层形成于玉木亚间冰期结束之后。孢粉分析结果表明:东部钻孔剖面中的泥炭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植物花粉为主...
关键词:泥炭 古气候 晚更新世 下辽河平原 
吉林万昌地区始新世—中新世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被引量:5
《世界地质》2010年第3期357-362,共6页张淑芹 刘玉英 李明松 
教育部东北亚生物演化重点实验室资助(B06008)
吉林省万昌地区万参一井孢粉化石丰富,自下而上划分5个孢粉组合。Z1组合孢粉化石较少,均为古近系常见孢粉,偶见褶皱粉,时代为早始新世;Z2组合出现始新世特征分子杵纹粉,还有小刺鹰粉、高腾粉及褶皱粉等零星出现,时代为中晚始新世;Z3组...
关键词:孢粉组合 始新世—中新世 万昌 吉林 
吉林辉南二龙湾玛珥湖12.0ka B.P.以来孢粉记录与气候变化被引量:9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年第1期93-98,共6页刘玉英 刘嘉麒 汉景泰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145)
东北二龙湾玛珥湖孢粉记录显示,12.0kaB.P.以来,该区植被和气候经历了以下变化:11.76~9.81kaB.P.发育针阔叶混交林,气候冷干。9.81~4.11kaB.P.为落叶阔叶林植被景观,前期(9.81~8.86kaB.P.)温干,为增温期;后...
关键词:孢粉记录 古气候 新仙女木事件 二龙湾玛珥湖 
东北二龙湾玛珥湖晚更新世晚期植被与环境变化的孢粉记录被引量:15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8年第3期274-280,共7页刘玉英 张淑芹 刘嘉麒 游海涛 汉景泰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145)
东北二龙湾玛珥湖孢粉记录显示,34kaB.P.以来,该区植被和气候经历了以下变化:34—29.3kaB.P.,发育山地寒温性针叶林,气候冷湿。29.3—12.6kaB.P.,该区以寒温性针叶林、桦树林为主,气候转向冷干发展,尤其在20.6—18.7kaB.P.(LGM)时,表现...
关键词:孢粉记录 古植被 古气候 晚更新世晚期 二龙湾玛珥湖 东北 
吉林西部盐碱化土壤碳酸盐的碳稳定同位素特征被引量:9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第2期245-249,273,共6页杨俊鹏 胡克 刘玉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01052)
对吉林西部盐碱化土壤的物理性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碳酸盐碳稳定同位素作了系统的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盐碱地土壤碳酸盐的δ^13C值的变化趋势可以反映本区土壤盐碱化的进程。盐碱化土地在0~50cm的深度...
关键词:吉林西部 盐碱化土壤 土壤碳酸盐 碳稳定同位素 
退化羊草草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生态特征被引量:10
《生态环境》2005年第6期908-912,共5页刘莉莉 胡克 介冬梅 刘玉英 杨俊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01052)
选取吉林省大安市姜家甸草场天然羊草草地、三年生人工碱茅草地和一年生人工碱茅草地为研究样地,于2002与2003年7月份两次对样地进行野外采样。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3130只,分别隶属2门5纲10目13类。通过对比研究表明:土壤动物群落间个体...
关键词:土壤动物 生态恢复与重建 生物多样性 松嫩平原 对比研究 
吉林西部全新世晚期土壤碳酸盐中碳稳定同位素记录的古气候信息被引量:4
《土壤通报》2004年第4期408-412,共5页刘玉英 胡克 杨俊鹏 曹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01052);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48703)资助
土壤碳酸盐中碳稳定同位素是记录古气候变化信息的重要载体。本文对吉林省西部大安市姜家甸草场土壤剖面中的δ13C值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推得C3、C4植物生物量;结合野外观察到的剖面特征,作者认为全新世晚期以来,该地区气...
关键词:碳同位素 古气候 吉林西部 全新世晚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