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行玉

作品数:21被引量:6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人民调解转型期农村村民自治东南法治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经济问题》《经济研究导刊》《中国集体经济》《理论与改革》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简约治理传统及其现代转化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77-85,共9页刘行玉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协同创新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资助项目)(22BCXJ01):“两个结合”推进新时代山东省乡村治理创新研究。
中国古代社会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与乡村社会的简约治理并行不悖。在德治思想与传统下,传统乡村秩序主要依赖由社区自身提名的准官员和地方精英,地方性规则与非正式规范发挥重要作用,从而避免了全面官僚化及职能专业化的复杂治理。当代...
关键词:乡村治理现代化 简约治理 现代转化 
集体化时期乡村生产空间的重构:以厉家寨农田水利建设为例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41-49,共9页刘行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9BZS100):1950年代末鲁西北平原粮食危机的形成机理研究。
空间意识既是理解时间的重要维度,也为我们理解历史的主体性、多元性提供了独特视角。在集体化时期厉家寨农田水利建设中,通过整地、造地改变了以往土地分散性、碎片化的空间格局;河渠、水库建设的治水工程在改变水资源自然状态的同时,...
关键词:集体化时期 乡村生产空间重构 厉家寨 差序的共谋 
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遵循被引量:5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123-128,共6页刘行玉 张恩秀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1CJYJ03):“课程思政”视域下文化认同融入大学外语教育研究;聊城大学教改项目(G202004):高校立德树人协同培养体系研究。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有效实现形式。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隐形教育为根本理念,通过构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 根本遵循 
从大寨到小岗: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时代转折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20-27,共8页刘行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7BDJ01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7CKSJ06):山东省新型农村社区多元一体治理模式研究。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既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大寨与小岗的个案回顾与比较为我们理解历史的阶段性和完整性提供了重要素材。作为特定历史的产物,两个时代典型的出现既是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尝试,又是多重因素共同建构...
关键词:大寨 小岗 人民公社 改革开放 两个历史时期 
乡村治理四十年:回顾与总结被引量:3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13-19,共7页刘行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研究"(17BDJ018);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省新型农村社区多元一体治理模式研究"(17CKSJ06)
以村民自治为核心内容的乡村治理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农村的基本体现。全面认识四十年乡村治理实践需要将其置于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整体背景下。四十年实践历程的成就与困境为中国乡村治理积累有益经验,也为乡村振兴战略下...
关键词:改革开放 乡村治理 村民自治 乡村振兴 
街区历史:城市空间与文化展演被引量:1
《兰台世界(下旬)》2015年第9期108-109,共2页刘行玉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山东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权益保障研究"资助;课题编号:J13WA14
作为知识、话语与权力操纵的对象,城市空间从来都是文化展演的重要舞台。在历代帝王官宦、民间传说的不断演绎下,城市空间不断衍生出越来越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成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权力关系与特定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城市空间 历史街区 传说 文化展演 
宗族观念、选举程序与均势竞争:夏村村民选举观察与反思被引量:5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4期94-99,共6页刘行玉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山东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权益保障研究"(项目编号:J13WA14)的研究成果
在公民意识薄弱的文化背景下,村民积极政治参与并不必然意味着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实现。鲁东南夏村个案显示,村委会行使职权的选择性、自利性与村委会选举中村民积极政治参与共存。研究发现,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合法的选举程序...
关键词:政治参与 宗族观念 选举程序 均势竞争 村民自治 
公共权力边界分析——兼议转型中国公共权力建设
《济宁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83-86,共4页刘行玉 
私人权利与公共权力的冲突永恒地贯穿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历程中。国家权力来源于个人权利,并在终极意义上应当服务于个人权利。公共权力的活动空间在于社会公共事务而不可侵犯私人领域。否则,将对个人自由形成重大威胁,阻碍社会自主性...
关键词:权力 公共权力 私人权利 边界 
村委会行为倾向考察与分析——以鲁东南夏村为例被引量:11
《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第2期51-58,111,共8页刘行玉 
聊城大学科研基金重点项目"基层治理视野下的农村人民调解创新研究"(编号:Y0902008)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委会职责的重心在于村庄自治性事务,服务于村庄、维护村民合法权益是其核心功能。然而,个案考察显示,村委会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具有严重的选择性、自利性倾向,背...
关键词:村委会 职责 行为倾向 村民自治 
转型期农村人民调解的法制环境分析被引量:3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61-66,共6页刘行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现状调查;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05BKS021)
转型期农村人民调解正面临着地位下降、功能弱化的局面,作为人民调解员的村干部难以很好履行调解职责。当前农村相对滞后的法制环境与法律意识对作为协商性纠纷解决的人民调解产生消极影响:法律权威的缺乏带来社会公平危机;传统习俗仍...
关键词:转型期 农村人民调解 法制环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