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艳琳

作品数:9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广播电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游戏精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边缘人儿童电影镜头语言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科技博览》《同行》《艺术科技》《电影评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独立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收视行为调查与分析——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为例
《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第22期233-234,共2页叶艳琳 刘家豪 
笔者于2018年10月14日至2018年10月20日对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本科生的收视行为展开调查。通过此次调查,笔者发现,独立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几点问题:自控力太差;缺乏专业热情;缺乏好的学习习惯,也缺...
关键词:独立学院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收视行为 
爱上双人舞——从电影《探戈课》的人物形象谈导演莎莉·波特的新女性主义观念
《同行》2016年第14期292-293,共2页叶艳琳 
莎莉·波特是当今英国影坛最具影响力的女导演,迄今为止她最为出名的影片有五部:电影短片《惊悚》(1979),剧情长片《掘金人》(1983)、《美丽佳人奥兰多》(1993)、《探戈课》(1997)和《哭泣的男人》(2000)。她所有的影片都是站在女性的...
关键词:新女性主义 人物形象 父权话语 
色彩的感受性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
《艺术科技》2015年第10期79-80,共2页叶艳琳 
众所周知,色彩在电影作品的创作中早就不只是还原现实世界的元素,它更承担着表达主题、塑造人物、营造氛围等等的叙事功能。能够支撑色彩完成这一重任的原因就是它强大的感受性。本文试从色彩的感受性出发,阐述色彩的感受性是如何产生...
关键词:色彩 感受性 象征 叙事功能 
《空房间》里无声的反抗被引量:3
《电影评介》2014年第20期38-40,共3页叶艳琳 
可以说各国电影人的种种担忧一直伴随着有声电影的诞生,而这近80年的有声电影史,也印证了前辈们的担忧并不只是危言耸听。大量的对白充斥画面,使观众无暇顾及胶片每秒24格向观众传送的动人的画面,渐渐地一些导演和编剧,由于过于依赖声...
关键词:空房间 电影史 无声电影 有声电影 视觉艺术 威尼斯电影节 镜头语言 中产阶级家庭 影评人 边缘人 
坏孩子的天空——美国“X代”导演研究
《戏剧之家》2014年第18期154-156,共3页叶艳琳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大批活跃在好莱坞之外的年轻导演,他们的作品对美国乃至世界影坛都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并且横扫了奥斯卡、戛纳等各大权威电影节,震惊四座,也让不少电影大师瞠目结舌。他们被称为"X代"导...
关键词:“X代” 个人化 物质主义 
解析“游戏精神”在中国儿童电影中的缺失被引量:2
《电影评介》2014年第9期62-64,共3页叶艳琳 
儿童是儿童电影创作和实现价值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且具有最终裁决权的参与者,儿童的生活内容、儿童的天性、思维和审美特点必然就是儿童电影创作所应遵循的圭臬.游戏作为一种活动,是儿童生活中发生频率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活动,因此充...
关键词:中国儿童电影 成人 儿童观 妈妈 创作者 游戏精神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论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视觉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1
《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第9期132-133,共2页叶艳琳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院级教改项目JJJG201137
本文首先总结了多年来在我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视觉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然后以建构主义学习论为导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教学改革探索,一一解决之前存在的问题,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论 视觉心理学 教学改革 
美国儿童电影中的“游戏精神”被引量:3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93-96,共4页叶艳琳 
"游戏精神"是儿童电影最主要的美学特征和品格,也是美国儿童电影长久以来深入人心、风靡全球的制胜法宝。本文拟从"游戏精神"在儿童形象塑造、空间营造、情节设置这三个方面的体现,具体阐述美国儿童电影中的"游戏精神"。
关键词:游戏精神 美国电影 儿童电影 
一次找寻自我的旅行——评电影《妓女与鲸鱼》
《中国科技博览》2009年第25期278-280,共3页叶艳琳 
《妓女与鲸鱼》是阿根廷导演路易斯·普恩佐于2004年拍摄的另一部力作。影片通过表现两个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女人勇敢找寻自我的故事,深入挖掘女性心理,并剖析了男权社会里女性的生存处境。
关键词:女性 男权社会 自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