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锋

作品数:8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胚胎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祖细胞造血干PAPS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生化药物杂志》《中国误诊学杂志》《热带医学杂志》《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PKC-ε、cIAP在CD44介导的髓系白血病细胞转移和增殖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被引量:1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年第6期1-5,10,共6页毕作木 崔春萍 孙桂珍 徐冬 周其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
目的 探讨PKC-ε在调节cIAP、CD44及P-gp介导的髓系白血病细胞转移、增殖及耐药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白血病细胞亲本株及耐药株K562、K562R、HL60和HL60R的耐药特性;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各细胞株中PKC-ε表达水...
关键词:PKC-ε cIAP 髓系白血病细胞 增殖 转移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年第11期1217-1219,共3页毕作木 孙桂珍 周其锋 师丽娜 王娟 耿岩 李大鹏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6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门诊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差别及其与观察组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预后 
2型糖尿病及合并冠心病糖尿病患者脂联素水平观察被引量:1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年第4期604-606,共3页张洁红 周其锋 曾龙驿 
目的:观察脂联素(adiponectin)在2型糖尿病(DM)及DM合并冠心病时的浓度变化,并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因素。方法:用EL ISA方法在2型糖尿病组(无或合并冠心病)、非糖尿病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浆脂联素水平。结果:无冠心病的...
关键词: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血液 糖尿病 Ⅱ型/血液 糖尿病血管病变/血液 冠状动脉疾病/血液 
促进胚胎干细胞来源造血干/祖细胞移植后细胞免疫功能恢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3年第10期1337-1340,T003,共5页周其锋 彭延文 冯炼强 张秀明 李艳 李树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39970 319)
目的 :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造血干 /祖细胞过程中 ,增加成熟T淋巴细胞的含量 ,以促进其重建致死量照射小鼠的造血功能后免疫功能的早期重建。方法 :胚胎干细胞在含甲基纤维素的培养基中自由分化形成胚胎体 ,分化第 6d添加造血生长...
关键词:胚胎 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细胞因子类 T淋巴细胞 
用胚胎干细胞诱导的造血干/祖细胞重建小鼠造血功能研究被引量:2
《热带医学杂志》2003年第1期9-11,共3页周其锋 何志旭 冯炼强 黄绍良 李树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9970319)
目的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出CD34+造血干/祖细胞,然后将其注射入致死量照射小鼠体内,以研究其重建造血功能。方法胚胎干细胞自由分化形成胚胎体后,加入造血刺激因子混合液以诱导产生CD34+造血干/祖细胞,将这些造血干/祖细胞注射入经...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 诱导 造血干/祖细胞 重建 小鼠 造血功能 研究 
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CD34^+造血前体细胞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第B09期1-2,F0002,共3页周其锋 何志旭 冯炼强 黄绍良 李树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9970 319)
【目的】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ES)体外诱导分化 ,制备CD34+ 造血前体细胞。【方法】胚胎干细胞在含甲基纤维素培养液中分化形成胚胎体 (embryoidbody ,EB) ,然后加入造血刺激因子诱导产生CD34+ 造血前体细胞 ,间接免疫荧光及...
关键词:胚胎 细胞分化 造血干细胞 
抗人T细胞CD_3、CD_7—PAPs免疫毒素的研制被引量:2
《遵义医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1-5,共5页李官成 林学颜 周其锋 
中山医科大学国内访问学者课题;美国中华医学基金
选用抗人T细胞CD3、CD7两株杂交瘤细胞制备合单克隆抗体(McAb)腹水,经一系列免疫化学方法纯化、鉴定后,分别以SPDP为交联剂将两种McAb与商陆毒蛋白(PAPs)偶联,构建了两种抗人T细胞免疫毒素(IT)。鉴定结果表明,IT抗体活性保持...
关键词:T细胞 CD3 CD7 免疫毒素 
抗人CD_3、CD_7—PAPs免疫毒素对T细胞的联合杀伤效应
《遵义医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6-10,共5页李官成 林学颜 周其锋 
中山医科大学国内访问学者课题;由美国中华医学基金
免疫毒素(IT)杀伤试验分8组进行。主要采用改进的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抗CD3-PAPs、抗CD7-PAPs、抗CD3-PAPS十抗CD7—PAPs、多抗AHTG—PAPs杀伤T细胞的效率,同时以B细胞作非靶细胞对照。结果证实,两种抗人T细胞单抗IT和多抗IT均具有...
关键词:T细胞 免疫毒素 联合杀伤效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