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竟涵

作品数:15被引量:5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互动电影媒介融合影像现实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新课程学习(中)》《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当代电影》《新闻爱好者》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非遗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传播逻辑与文化传承被引量:9
《新闻爱好者》2024年第1期83-85,共3页徐竟涵 王赫玺 
非遗微纪录片,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化事象、传承主体在微纪录片的形式下进行叙事建构的文化影像志。借助于影像人类学对特定社群文化的研究与表述能力,表达出具有丰富文化描述和理论阐释价值的影像文本。从叙事策略、传播逻辑、文...
关键词:影像人类学 非遗文化 微纪录片 叙事策略 文化传播 
像内之相:中国当代家庭题材电影中的图片摄影元素被引量:1
《当代电影》2024年第1期162-167,共6页徐竟涵 
本文在媒介融合、“双影互动”的背景下,择取家庭题材电影的典型案例,以文化学、传播学、媒介研究视角解读其中图片摄影元素运用的规律和课题。考察电影这一大众文化形态对图片摄影元素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可以从侧面发现...
关键词:家庭题材电影 跨媒介研究 双影互动 媒介自反 索引性 
可见的不可见:视障题材电影中盲人的视听感知呈现被引量:1
《当代电影》2022年第9期167-173,共7页徐竟涵 
盲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盲人的感知能通过电影传递吗?如何解决盲人的“看不见”与电影媒介的“可见”之间的悖论?非盲人如何接受和体验这些影像?带着这些有趣的疑问,本文选取了若干视障题材电影来探究盲人的视听感知在电影中的呈现,...
关键词:视障 特殊感知 联觉 显象 意识世界 
异星情境与创世想象:雷德利·斯科特的异形美学被引量:1
《当代电影》2021年第8期171-176,共6页徐竟涵 
2020年,美剧《异星灾变》尽管没有延续《异形》系列的故事,其主题、美学和世界观却可视作《异形》的延续,我们可以将这两部系列构建的视觉美学称为斯科特的异形美学。从1979年《异形》第1集推出至今,斯科特的异形美学已经发展得蔚为大...
关键词:异形美学 创世论 触感影像 后人类 文化原型 
被强化的“洞穴幻像”:当代高科技电影中的“超真实”、意向性与符号拜物教被引量:5
《当代电影》2020年第6期159-163,共5页徐竟涵 
以电影为代表的影像艺术在问世之初,曾向着"复原物质现实"的美学路径不断努力。经过一百多年的探索,在某种程度上说,影像已经贴近并超越现实而构建出一个"超真实"世界。今天,影像制作者仍在为创造这种"超真实"的视觉奇观高歌猛进,观众...
关键词:洞穴之喻 “超真实”影像 意向性 符号拜物教 
媒介融合时代的“双影互动”——以《网络迷踪》为例被引量:1
《当代电影》2019年第8期132-136,共5页徐竟涵 
“双影互动”是近年学界的热点话题,在多部电影中都有应用。进入媒介融合时代,这一现象又有新的发展。本文以2018年电影《网络迷踪》为例,剖析其中蕴涵的“双影互动”现象,并对媒介融合时代的“双影互动”进行理论思考。
关键词:双影互动 媒介融合 桌面电影 动/静关系 
“剧情之外的美感”——浅析贾樟柯“混杂性”的纪实美学被引量:11
《当代电影》2016年第6期151-155,共5页徐竟涵 
中国新生代导演贾樟柯因其电影题材的社会性、文本的复杂性,为研究者提供了多重解读的可能。贾樟柯曾在采访中提到"剧情之外的美感"观念,成为解读其作品的某种路径。本文尝试采用影像美学方法,从"视觉元素选择""视听语言建构""纪实风格...
关键词:纪实美学 混杂性 凝视 现象学现实主义 静照 精神性 
“双影互动”的技术视野被引量:2
《当代电影》2015年第3期127-131,共5页徐竟涵 
"双影互动"这一图片摄影和电影两大媒介交融互渗的艺术现象,很多时候是以新技术、新设备作为支撑的。比如,某些影片中出现的"延时摄影""子弹时间",就是在技术平台上图片摄影影响电影创作的绝佳范例。本文介绍了若干"双影互动"的技术实例...
关键词:双影互动 “子弹时间” 延时摄影 影像调色工艺 
从“感觉”到“互动”——第一届“影像美学与创作论坛”综述被引量:7
《当代电影》2014年第9期196-199,共4页徐竟涵 
当今是影像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式各样的影像所充满,正如英国学者约翰·伯格(John Berger)所说:“在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集中的形象,如此强烈的视觉信息。”面对当代纷繁复杂的影像现象,传统文艺美学的思维范式和概念系统已经无法...
关键词:影像美学 “互动” “感觉” 综述 论坛 创作 中国传媒大学 概念系统 
“不撒谎的摄影机”——当代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影像经验的深化被引量:1
《当代电影》2013年第7期110-114,共5页徐竟涵 
在当今的奇观化电影和商业化电影潮流之间,还有一股很容易被人忽视的现实主义电影潮流。"新生代"导演是这个潮流的主力军,他们的作品不但关注现实,提出了"我的摄影机不撒谎"的口号,而且还创造出独特的带有个人印记的影像风格。时至今日...
关键词:当代中国现实主义电影“新生代”导演 个人体验 现实主义影像经验的深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