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玲

作品数:9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阳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布依戏戏剧人类学戏剧人类学视角艺术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朱践耳钢琴组曲《南国印象》及其艺术特征
《灌篮》2020年第17期104-105,共2页李友玲 
朱践耳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钢琴组曲《南国印象》创作于1992年。作曲家将西方的作曲技法和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结合在一起,描绘了西南地区的五个少数民族幸福生活的美好景象。本文总结作曲家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特点;对《南...
关键词:朱践耳 《南国印象》 艺术特征 
由《弥赛亚》看亨德尔的清唱剧创作成就被引量:1
《作家》2011年第14期215-216,共2页李友玲 
亨德尔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在创作成熟时期的后半生中,他主要致力于清唱剧的创作。清唱剧是一种宗教题材的音乐剧,在形式上和歌剧相似。亨德尔创作的清唱剧和巴赫相比,更多地显示出主调音乐的风格,对清唱剧题材的选择完全符合人道主...
关键词:《弥赛亚》 亨德尔 清唱剧 
简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09的音乐内涵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102-103,共2页李友玲 
作为贝多芬的晚期作品,Op.109具有音乐的多重性,既有亲切浪漫的情调,美妙如梦的意境,同时又保持了古典的严整形式,简约和谐、优雅美丽,像是经历风雨苦难之后的平静与升华,具有极为丰富的音乐表现,为演奏家的二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Op.109) 音乐内涵 
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的“标题性”探究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年第6期170-171,共2页李友玲 
格里格创作的具有挪威民族风格的钢琴《抒情小品》,共有10卷,共66曲,这些诗意清新的以"标题性"手法写作而成的钢琴抒情小品,是欧洲传统作曲技术与挪威民间音乐表现方式的结合。格里格所呈现的多样风格是文字难以形容的,但是他兼具浪漫...
关键词:格里格 钢琴《抒情小品》 标题性 
高师钢琴课教学之我见
《文学教育(中)》2010年第4期96-97,共2页李友玲 
经高师钢琴课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拓展必然成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而钢琴教学科学水平和艺术水平的提高,又将积极作用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在更高层次上的体现。高...
关键词:高师 钢琴课 教学 
戏剧人类学视角下的布依戏被引量:5
《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62-65,共4页李友玲 曾果果 
贵州布依戏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因其保存的完整性和突出的地域性必然会进入戏剧人类学的理论视野,成为被关注研究的个案例证。作者以戏剧人类学的维度对布依戏进行考察,为布依戏的研究提供全新的理论视角,同时也为戏剧...
关键词:布依戏 戏剧人类学 
和谐社会与教育改革
《科教文汇》2009年第27期4-6,共3页李友玲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发展经济,建立和谐社会,其根本条件是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中的人的素质必须提高,而高素质社会主义社会成员只有依靠和谐社会来培养,靠现代社会的教育。纵观整个人类的发展史,每向前跨一步,都与教育的改革...
关键词:和谐社会 教育 改革 
苗族歌棒的历史渊源和音乐文化内涵被引量:1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101-104,共4页李琼 胡菲莉 李友玲 颜家佳 
苗族歌棒记载了苗族的婚俗,歌棒以木为质,形态方圆不限,所刻文字符号以横、竖、叉、框为主要特征,是一些象形符号;歌棒的音乐形态以盘歌的形式唱述,它的旋律单一,曲调为单乐句结构,演唱时可做任意的变化重复;歌棒的内涵和符号都具有多...
关键词:苗族歌棒 历史 婚俗 音乐 符号 
“大成美育”观念下的艺术教育思考被引量:3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5年第1期89-91,共3页李友玲 
“大成教育”是钱学森提出的“大成智慧学”在艺术、美育上的具体运用成果。“大成美育”一方面将知识教育(智商)和艺术教育(情商)相结合,另一方面又把美育划分为“小美育观”,“大美育观”和“大成美育观”。在此观念下,艺术、美育教...
关键词:大成美育 艺术教育 师资培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