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隆康

作品数:27被引量:27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更多>>
发文主题:岩石学变质岩双语教学榴辉岩变质作用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地球科学进展》《地质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岩石学教学中的成功应用被引量:21
《中国地质教育》2014年第1期44-47,共4页马昌前 佘振兵 桑隆康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2009108&201314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2013B01);矿物岩石学国家级教学团队研究成果(10TD204)
翻转式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界的一个新话题,其特点是知识的获取主要是学生在课前课后自主学习完成,而课堂变成了互动交流的场所,成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应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试验场。事实上,由我国岩石学奠基人之一池际尚院士倡导的中国地...
关键词:翻转课堂 池际尚 岩石学 
燕山造山带后石湖山碱性环状杂岩体的成因与形成过程被引量:8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689-714,共26页文霞 马昌前 桑隆康 Roger Mason 佘振兵 熊富浩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2009CDA004);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No.B07039)
后石湖山杂岩体是与垮塌破火山口有关的碱性环状杂岩体,主要由呈环形分布的碱性火山岩、环状岩墙(斑状石英正长岩)、嵌套的中心复式岩株(晶洞碱长花岗岩和斑状碱长花岗岩)和锥状岩席(石英正长斑岩和花岗斑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年代...
关键词:环状杂岩体 地质学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形成过程 燕山造山带 
国家精品课程《岩石学》之《沉积岩石学》的教学体会被引量:3
《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第30期107-109,共3页张宁 桑隆康 王国庆 
国家地质学理科基地专项基金资助项目(J06305)(野外实践能力提高)
在参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精品课程《岩石学》的建设及讲课中,深感精品课程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进学校育人环境,而且更多地促进教师本人的业务水平及教书育人责任心的提高。通过几年来的课程讲授,笔者对《岩石学》...
关键词:岩石学 沉积岩石学 教学体会 
继承发扬优良传统 精心打造精品课程——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学”课程发展历程被引量:4
《中国地质教育》2009年第2期75-78,共4页桑隆康 马昌前 郑建平 肖龙 周汉文 朱云海 张宁 余淳梅 佘振兵 Roger Mason 
国家精品课程"岩石学"[教高函(2007)20号];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变质地质学"[教高函(2008)20号];国家地质学理科基地专项基金资助项目(野外实践能力提高)(J0630538)
本文回顾了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学”课程自著名的岩石学家、教育家池际尚院士开创至今的59年光辉历程,包括“岩石学”课程开创和奠基(1950~1966),“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及其后的复苏(1966~1980)、“岩石学”课程全面发展(1981~1...
关键词:岩石学 精品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双语教学 池际尚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三叠系巴彦喀拉山群低级-极低级变质作用被引量:5
《地质科技情报》2008年第3期14-20,共7页袁晏明 桑隆康 李德威 于吉顺 赵继龙 袁宴德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不冻泉、库赛湖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2003010041)
针对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的三叠系巴彦喀拉山群低级—极低级变质岩,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确定了其矿物的共生组合、伊利石的结晶度Kubler指数(K)和b0值,并根据伊利石结晶度K和b0值对其区域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分带、变质相进行了详细研究...
关键词:青藏高原 巴彦喀拉山群 伊利石结晶度 b0值 极低级变质作用 
海南岛中新元古代花岗质岩类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0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8年第2期247-256,共10页徐德明 桑隆康 马大铨 谢才富 张业明 付太安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200013000127)和(200113900018).
报道了海南岛中新元古代(-1000Ma)花岗质岩类的地球化学和Sm、Nd同位素分析结果。海南岛中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属于钙碱性系列,具有富硅(SiO2含量为67.78%-75.04%),准铝或弱过铝(A/CNK=0.96-1.08),低Mg^#值(0.24-0.44...
关键词:中新元古代花岗质岩类 TTG和低Mg埃达克岩 地球化学 格林威尔造山 海南岛 
《变质地质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成果被引量: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S2期151-153,共3页桑隆康 刘嶸 杨坤光 马昌前 周汉文 R.Mason 
教育部"国家地质学理科基地双语教学系列课程建设"项目;湖北省精品课程"岩石学"项目研究成果
为了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能力,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地学人才,我校从1999年起即聘请英国著名岩石学家R.Mason博士为地质学国家理科基地班和工科基地班用英语讲授《变质地质学》课程。本文从课程、教...
关键词:变质地质学 双语教学 专业课程 教材 教学改革 
地学类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S2期107-109,共3页杨坤光 尹翠芬 曾佐勋 桑隆康 王家生 R.Mason 
教育部"地质学理科基地双语教学系列课程建设"项目研究成果
在高等学校中开展双语教学或全英语教学,实现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是加速我国创新人才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这是当今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趋势。结合国家地质学理科基地建设,我校地质...
关键词:地质学理科基地 主干课程 双语教学 
大别山南山岭石榴橄榄岩成因的岩石学研究被引量:3
《岩石学报》2007年第11期2757-2765,共9页路凤香 金振民 桑隆康 储玲林 金淑燕 
国家973项目(2003CD716506)资助。
大别山罗田穹隆东南侧的南山岭石榴橄榄岩岩体面积小(173×133m^2),由贵橄榄石(75%)。透辉石(10%)和镁铝石榴石(15%)组成。本文通过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并与大别山的碧溪岭、毛屋、饶拔寨、芝麻坊岩体以及其他地区的基性岩浆杂岩体(...
关键词:石榴橄榄岩 镁铁-超镁铁杂岩体 火成成因 残留地幔块体 罗田穹隆 
矿物共生分析在很低级变质作用研究中的应用——以松潘—阿坝地区红参1井为例被引量:7
《现代地质》2007年第3期457-461,共5页汤艳 桑隆康 刘嶸 于吉顺 袁晏明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08000-05-ZS-0037)
自1967年Kübler用X射线衍射(XRD)法测量伊利石结晶度以划分极低级变质带以来,伊利石结晶度一直是划分极低级变质带的主要指标。但是不同的人用伊利石结晶度Kübler指数划分变质级的方案不同。因此,尚需要结合岩石学分析方法判定变质级...
关键词:极低级变质作用 矿物共生分析 伊利石结晶度 松潘-阿坝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