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伟

作品数:15被引量:12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农业现代化乡村商业银行村庄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农林经济管理学报》《中国农村经济》《经济问题》《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经营村庄”背景下的村干部行为逻辑被引量:3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3年第1期28-35,共8页梁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BKS172)。
通过对中部地区Y村的个案分析,探讨地方政府“经营村庄”背景下村干部的行为逻辑。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经营行为引致经济能人介入村庄政治并进行权力实践,形成高度集中的权力结构、公共资源的私人性分配以及私人关系渗透公共关系的政治...
关键词:经营村庄 政府行为 经济能人 村庄秩序 村庄治理 
农民理性扩张与小农经济再认识被引量:16
《现代经济探讨》2023年第1期114-122,共9页梁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县域视角下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编号:21CSH010)。
文章试图从“农民理性”的角度重新理解小农经济,揭示小农经济的转型动力及其现代适应。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制度变迁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民理性开始扩张,农民经济行为的主导逻辑由生存理性转向多元理性并存。在农民...
关键词:农民理性 人地关系 现代小农经济 农业现代化 
农业转型的社区实践与驱动逻辑——基于湘中鹊山村的经验研究被引量:14
《中国农村经济》2022年第11期2-20,共19页梁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互动关系研究”(编号:19CSH031)的资助。
学界认为市场(资本)、国家和农户是农业转型的重要动力,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忽视了社区因素对农业转型的影响,因此,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仍是有待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湘中鹊山村农业转型实践为例,结合新内生发展理论,提出社区本位的农业...
关键词:农业转型 整体推进 社区本位 动力机制 
村社本位与农业规模经营内生发展:机制与绩效被引量:12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51-61,共11页梁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合作制社会企业视角下贫困村集体经济的股权扶贫机制研究”(17CSH070)。
推动农业规模经营进而促进农村社会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议题。鹅镇的经验表明,村社本位的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规模经营内生发展的重要机制,该模式实现了现代农业与村庄社会的有效融合。这一模式的实践运作依...
关键词:农业规模经营 村社本位 内生发展 乡村振兴 农业现代化 
农地细碎化的协同治理模式--以皖南繁昌区为例被引量:8
《中国土地科学》2022年第10期100-108,共9页梁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合作制社会企业视角下贫困村集体经济的股权扶贫机制研究”(17CSH070)。
研究目的:运用协同治理理论对农地细碎化治理实践进行实证分析,为破解农地细碎化困境提供一种新模式。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和经验归纳法。研究结果:(1)协同治理是克服农地低效利用问题的重要方式,侧重于解决农业发展面临的农地细碎化问...
关键词:农地细碎化 协同治理 农地整合 乡村振兴 农业现代化 
青年职业农民的乡土嵌入机制与村庄再造——基于D镇返乡创业大学生的案例研究被引量:19
《中国青年研究》2022年第5期111-118,110,共9页梁伟 陈锋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能人返乡参与北京乡村振兴研究”(项目编号:18SRA001)的阶段性成果。
青年职业农民是农村社会的中坚群体,对乡村社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在城乡社会变迁和国家政策引导下,青年职业农民群体大规模兴起。文章以多个返乡创业大学生案例为基础,分析青年职业农民发展的结构性背景,勾勒青年职业农民的主体肖像和...
关键词:青年职业农民 中坚群体 乡村社会转型 嵌入乡土 
土地细碎化县域治理:体系构建与实践机制被引量: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36-45,共10页梁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CSH050)。
土地细碎化治理是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土地细碎化问题无法通过单一的治理方式解决,需借助多种力量合力应对。中部金峨县的经验表明,土地细碎化治理应以县域为单元构建治理体系,整合地方政府、农民和市场主体等力量,使政府...
关键词:土地细碎化 县域治理体系 土地整合 土地流转 
农地流转制度创新:路径与机制被引量:15
《农业经济问题》2022年第4期85-95,共11页梁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互动关系研究”(编号:19CSH031)。
创新农地流转制度从而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对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农地流转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形成系统性、整体性的制度框架。皖南F区的经验表明,村社本位的组织化农地流转模式是农地流转制度创新的重要路径,该模式包...
关键词:村社本位 农地流转制度 三权分置 农业农村现代化 
行政嵌入社会:国家治理与乡村社会关系研究被引量:1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41-47,共7页梁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研究”(19BSH024)。
国家治理与乡村社会的关系表现为“行政嵌入社会”。行政力量嵌入乡村社会依托两种方式:一是内生性秩序的行政激活,以村庄内生性秩序的合理改造为基础,基层政府激活村庄内生性秩序的治理作用;二是自治秩序的行政规范,以引导村庄选举的方...
关键词:国家治理 乡村社会 内生性秩序 村庄善治 
项目激励性与项目进村实践差异被引量:7
《农村经济》2022年第1期98-107,共10页梁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资本下乡与村庄共赢机制研究”(编号:20CSH05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深入项目制的微观运作过程,从项目激励的视角构建项目进村的实践类型,拓展了项目制基层实践的研究。基于项目输入性质和项目输入方式的双重分析,研究发现项目进村的实践差异表现为承接型、动员型、接受型和强制型四种类型。研究表明,项...
关键词:项目制 项目激励 项目进村 治理逻辑 实践差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