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军

作品数:374被引量:2900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磁共振成像CT阿尔茨海默病X线计算机肝癌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及展望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25年第1期1-7,共7页周翔 王培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822278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02023);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兴交叉领域研究专项(2022JC017)。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与AI的结合正推动医疗领域的深刻变革。本文梳理了中国医学影像AI的最新进展,并从政策引导、数据支撑、模型创新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探讨了未来发展...
关键词:医学影像 人工智能 数据库 算法 模型 
中国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被引量:1
《中华放射学杂志》2024年第11期1359-1364,共6页萧毅 王培军 刘士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241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71994);军委保健专项(22BJZ07);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YXFSC2022JJSJ010);上海市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人工智能专题)(2023-GZL-RGZN-01014);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SHDC22022310-B);海军军医大学教学成果立项培育项目(JPY2022B15);上海长征医院教学成果立项培育项目(JXPY2021B1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影像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正推动医疗领域的深刻变革。中国的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展现出蓬勃的增长态势。借《中华放射学杂志》创刊70周年的契机,该文梳理了中国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人工智能 医学影像 发展历程 
基于深度学习的冠状动脉CTA自动后处理技术诊断冠心病的价值研究被引量:3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24年第1期66-74,共9页罗月 倪炯 崔晓东 吕礼 胡琦 王培军 
目的 探讨一种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辅助诊断系统诊断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
关键词: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冠心病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双源双能CT(DECT)及单源双能CT(SDECT)对于痛风患者痛风结节的显示能力对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年第11期48-52,共5页姚婧 王培军 
本研究使用双源双能CT(DECT)及单源双能CT(SDECT)对同一批痛风病人进行扫描,比较这两种成像方法对于痛风结节的显示能力。方法 收集确诊为痛风的患者,符合2015年ACR/EULAR痛风分类标准。所有病人在急性发作的一周内行DECT及SDECT的双足...
关键词:痛风结节 X线 断层摄影 DECT SDECT 
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的MRI及相关基础研究进展
《临床放射学杂志》2023年第11期1847-1850,共4页唐翠 续晋铭 徐津磊 王培军(综述) 江龙慧(审校)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全球恶性肿瘤第三位,死亡率居第二位[1],其中直肠癌约占三分之一,并呈逐渐年轻化的趋势[2]。由于不同的临床分期和肿瘤特征,直肠癌的生存率和复发率存在较大差异,低分化肿瘤、肿瘤穿孔、淋巴...
关键词:基础研究进展 血管浸润 不良预后因素 微卫星不稳定性 肿瘤特征 恶性肿瘤 直肠癌 分子特征 
MRI研究轻度认知障碍大脑连接改变及其机制进展被引量:2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3年第10期1583-1586,共4页李艳 邵永佳 席芊 王培军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20Y11911700);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领先人才培养计划(PWRl2022-05)。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轻度认知障碍(MCI)是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的过渡状态,为预防性治疗AD的关键阶段。弥散张量成像(DTI)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BOLD-fMRI)常用于评估大脑结构及功能连接及解释其相关机制。本...
关键词: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磁共振成像 
缺血性脑卒中应用MSCT与MRA检查的临床价值
《医学影像学杂志》2023年第10期1889-1891,共3页刘君 朱雯 毛新清 王培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83000691)。
目的探讨MSCT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诊断缺血性脑卒中(I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00例IS患者,均行DSA、MSCT、MRA检查,将DSA(金标准检查)与MSCT检查、MRA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计算并对比MSCT检查、MRA检查实际诊断效能。结果DSA诊断阳性250...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脑血管造影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宫颈癌化疗效果的评估价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3年第9期70-74,共5页刘忠柳 高峰 王培军 
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宫颈癌患者化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且接受化疗的患者15例,在化疗前及化疗后1个月分别行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检查,分析化疗前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各项检查指...
关键词:多模态磁共振 宫颈癌 化疗 
腹部钝性损伤CT检查规范和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被引量:5
《中华放射学杂志》2023年第7期723-732,共10页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 郑敏文 王培军 金征宇 
腹部钝性损伤是急诊腹部损伤的最常见类型,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CT是评价创伤引起的腹部实质脏器、空腔脏器、系膜网膜、相关血管和骨肌结构损伤的有效、可靠的检查手段,已成为腹部创伤临床诊断和分级的重要方法。目前关于腹部...
关键词:腹部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专家共识 
基于胸部CT平扫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23年第3期266-270,共5页吴佳琪 倪炯 王培军 
目的:建立基于胸部CT平扫的影像组学模型,探讨其在预测肺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14例行胸部CT平扫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影像及临床资料,共计125枚目标淋巴结纳入研究。采用Pyradiomics软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通...
关键词:肺肿瘤 计算机体层成像 影像组学 淋巴结 转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