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生

作品数:7被引量:9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槟榔果实性状海南粗榧海南槟榔槟榔碱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食品科技》《中国种业》《广西植物》《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槟榔种质初步评价研究被引量:27
《中国种业》2005年第7期37-38,共2页杜道林 甘炳春 王有生 冯锦东 陈伟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编号:02-03ZP49);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重点项目(编号:Hjkj200310)
关键词:槟榔 初步评价 种质 云南南部 经济作物 经济林树种 2003年 海南省 产量高 
食用槟榔的微波灭菌研究被引量:8
《食品科技》2005年第7期86-88,共3页杜道林 甘炳春 王有生 冯锦东 陈伟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02-03ZP49);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重点项目(Hjkj200310)
食用槟榔经2450MHz、650W微波处理50s,可使细菌总数低于10cfu/g,细菌总数远低于检测水平。经2450MHz、850W微波处理40s的食用槟榔,室温下(20~35℃)保质期可达3个月。微波处理对食用槟榔的槟榔碱含量、口味、咀嚼性没有明显影响。实际...
关键词:食用槟榔 微波 灭菌 
槟榔规范化种植与保护抚育标准操作规程的研究被引量:23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5年第3期18-21,共4页杜道林 甘炳春 王有生 冯锦东 陈伟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编号:02- 03ZP49)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重点项目(编号: Hjkj200310)资助
槟榔为棕榈科槟榔属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种子,树为常绿乔木[1,2].我国福建及台湾南部、广西、广东、海南岛及云南南部均有栽培,但以海南产的槟榔产量高、质量好.槟榔以种子入药,其果皮(大腹皮)亦入药.具有泻气攻积、杀虫行水功...
关键词:槟榔 SOP 规范化种植 
不同品种槟榔果实性状及其槟榔碱含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5
《广西植物》2004年第5期432-436,共5页杜道林 王小英 甘炳春 王有生 冯锦东 陈伟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02-03ZP49)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重点项目(Hjkj200310)资助
通过性状比较和差异显著性检验,从形态学与生物化学两个水平研究了海南5个常见槟榔栽培种之间果实性状变化及其槟榔碱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海南槟榔5个品种间果实性状都不同,其中以品种A、B、D的果实品质达到国家药典规定的一级标准...
关键词:品种 果实性状 叶面积 海南槟榔 性状比较 座果数 单果重 槟榔碱 相关性 
海南槟榔常见品种果实性状及三大营养成分比较研究被引量:7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4期47-53,共7页杜道林 周海鹏 符碧 甘炳春 王有生 冯锦东 陈伟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项目(02-03ZP49);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重点项目(Hjkj200310)
将采集到的海南槟榔的不同品种进行分类编号,对它们果皮和果核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蒽酮比色法、索氏脂肪抽提称重法和凯氏定氮法测定可溶性糖、粗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5个编号的品种果皮和果核在粗脂肪含量...
关键词:海南 槟榔 品种 果实性状 营养成分 可溶性糖 粗脂肪 蛋白质 棕榈科 药用植物 
海南粗榧濒危的原因和保护措施被引量:33
《广西植物》1994年第4期369-372,共4页王献溥 王有生 
海南粗榧的根、茎、叶、皮和果实都含有生物碱,具有较强的抗癌功效。由于它本身是一种残遗植物,天然更新能力差,分布数量有限,加以遭到过度的砍伐,已陷入灭绝的边缘。本文通过论述其地理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栽培技术,分析其濒...
关键词:海南粗榧 三尖杉属 珍稀植物 保护 
海南粗榧生物生态学特性初步研究被引量:21
《植物资源与环境》1992年第2期63-64,共2页王有生 崔雯涛 王献溥 
中国医学科学院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mannii Hook.f.)主产海南,是生产抗癌药物三尖杉酯碱(harringtonine)及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的主要原料。开发利用已有10多年的历史,由于发现该植物的药用价值时,其资源蕴藏量已经很少,经过10多年的...
关键词:海南粗榧 生态保护 生物生态学 榧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