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列湖

作品数:13被引量:43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管理协同协同论政府失灵政府干预政府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南方论刊》《甘肃社会科学》《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的表现、成因及化解对策被引量:2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3期68-70,80,共4页白列湖 
地方财政风险是当前困扰各级地方政府的重大问题,事关构建强大、稳固、平衡的地方财政。对地方财政风险的表现形式、成因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化解对策,对各级地方政府规避财政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方财政风险 表现形式 成因 化解 
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J0066-J0069,共4页白列湖 杨晓锋 
人本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在本体论层面上,实践基础上的人及其活动是本体;历史观层面上,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价值论层面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运用马克思...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社区建设 人本主义思想 
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启示被引量:1
《南方论刊》2012年第9期45-47,共3页白列湖 杨晓锋 
人本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在本体论层面上,实践基础上的人及其活动是本体;历史观层面上,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价值论层面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马克思的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社区建设 人本主义思想 
公益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辨析被引量:15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2期24-28,共5页白列湖 尚立富 
赵修平夫妇基金会中国公益教育项目 "公益教育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 600012)
人们对 "公益"一词并不陌生,但对 "公益"究竟是什么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与理解。从词源学和不同学科视角分析入手,认为公益是指公益主体 ( 个人或社会组织) 以非政府性形式进行的、具有非营利性、自觉自愿性和社会性的一切公共利益的...
关键词:公益 私人利益 国家利益 社会利益 慈善 
管理协同观的历史演进被引量:5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61-64,共4页白列湖 王孝军 
现代管理中越来越多的出现诸如供应链协同、战略协同、企业文化协同、技术创新协同、协同商务、物流协同、组织协同等热点研究内容。将管理中的协同观按照历史演进逻辑分为协作—协调—协同三个阶段,并着重对各个阶段的研究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协作 协同 协调 协同效应 管理 
刍议管理协同机制模型之构建被引量:21
《系统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42-45,51,共5页白列湖 王孝军 
管理协同是当前管理领域中的热门话题。本文在探讨管理协同机制模型构建的必要性和思路基础上,构建了管理协同机制模型,提出了管理协同的三大机制,并对其进行分析说明。这对深刻理解管理协同的内涵与本质,以及完善管理协同理论具有重要...
关键词:管理协同 协同机制 模型 协同效应 
协同论与管理协同理论被引量:281
《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228-230,共3页白列湖 
协同论是一门以研究完全不同学科中存在的共同本质特征为目的的学科。本文着重对协同论引入管理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及协同论引入管理研究后形成的管理协同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协同 协同论 管理协同 
管理协同倍增效应的系统思考被引量:36
《系统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70-73,共4页潘开灵 白列湖 程奇 
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项目资助(WH2004003)
阐述了管理协同倍增的含义,考察了系统论对协同倍增效应解释的合理性与不足,提出了要素属性之间的匹配性或互补性所产生的相互作用的强相互关系是协同倍增本质的观点,为实施管理协同确立了着力点。
关键词:管理协同 结构 功能 倍增效应 系统理论 
管理协同机制研究被引量:105
《系统科学学报》2006年第1期45-48,共4页潘开灵 白列湖 
在提出管理协同涵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协同机制的过程模型,并将管理协同的机制构造分为形成机制和实现机制。给出了形成机制中的评估机制和利益机制的定义和机理,对实现机制中的协同机会识别、协同价值预先评估、沟通、整合、支配、...
关键词:管理协同 机制 系统理论 
学术评价体制的弊端及其改进的建议被引量:3
《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119-121,共3页白列湖 潘开灵 
当前学术失范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激烈讨论。造成学术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通过学术评价体制的漏洞弊端产生。现行学术评价体制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数量化评价、官僚行政化评价和“学霸”评价。这种评价体制产生的...
关键词:学术 学术评价体制 学术失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