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静

作品数:10被引量:3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最蓝的眼睛》藩篱黑人文化身份后殖民理论后殖民解读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海外英语》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明进步中的人与自然:《猫的摇篮》的生态批评解读被引量:1
《海外英语》2016年第20期168-169,共2页曾婷 程静 
库尔特·冯内古特的《猫的摇篮》在人与技术、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具有较深入的生态批评思想。该文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冯内古特对征服与控制自然观、工业与科技、欲望膨胀的批判,感受他对当代生态环境的关注与思考,以及他对人类重返与...
关键词:生态批评 《猫的摇篮》 生态环境 
批判中的反思:论《天堂车床》中两种技术伦理观的对峙与“中和”被引量:1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98-104,共7页程静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选择的力量:对厄休拉.勒奎因作品的生态批评研究"资助(编号09C866)
厄休拉·勒奎因(Ursula Le Guin,1929—)的《天堂车床》(1971)立足于道家的整体论视野,从诊断学视角,以疾病的隐喻,反转了成功与失败、真实与假象、技术进步与永恒自然的二元对立,有效地揭示了人类过分追求创造性与主体性之弊。小说不...
关键词:道家技术伦理 功利主义技术伦理观 整体论 “中和” 
“技科学”语境下的后人类之痛——对厄休拉·勒奎因《变化的位面》的技术解读被引量:1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09-114,共6页程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医学想象与帝国政治"资助(编号:13BWW044);湖南省教育厅项目"选择的力量:对厄休拉.勒奎因作品的生态批评研究"资助(编号:09C866)
厄休拉·勒奎因的《变化的位面》以斯威夫特式的艺术想象,虚构了两个过分使用基因技术进行身体修复和身体潜能扩张的故事,再现了当代技科学语境下的"技术态身体"现象。借助于基因改造的悲剧,故事展示了基因技术在试图突破人类认知和智...
关键词:技科学语境 体修复术 后人类主义 人类精神性 
论英美文学教育在中国高等学校的接受被引量:10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91-93,101,共4页程静 
在英美文学作品﹑文学史和西方文论所形成的互补性框架中,英美文学教育涉及到外来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化的对峙和融合,形成了文学虚构与社会现实﹑文学的审美愉悦和社会参与之间的对话。本文认为,英美文学教育只有与学生自身所处的接受语...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育 批判性接受 社会参与能力 
《白噪音》:现代技术元叙事和技术责任主体的缺失被引量:5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96-100,共5页程静 贾德江 
《白噪音》描绘了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城镇的生态危机,以伤痛叙事凸显了现代技术的无处不在,构成了技术批判的经验性表达。这一语境下人物的"死亡恐惧"和作者对"生命质量"的深层思考,引导读者关注"现代技术"与"人类生存"的关系问题。现...
关键词:白噪音 现代技术元叙事 人工的死亡 技术责任主体 
语言风格·陌生化·抵抗贫穷——评王海玲的《承蒙错爱》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51-54,共4页程静 
王海玲小说创作关注的是小人物平淡的生活,但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往往能达到陌生化的效果。她的中篇小说《承蒙错爱》通过方言变异?修辞格?言语表达和思想表达等文体技巧,揭示出农民工抵抗贫穷的方式应该是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
关键词:王海玲 语言风格 陌生化 抵抗贫穷 《承蒙错爱》 
《荆棘鸟》:女性主义和反女性主义的似是而非被引量:3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32-134,共3页程静 米春 
科林.麦卡洛的《荆棘鸟》体现了父权背景下的女性的生存困境,宗教文化背景下的爱的选择,和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冲突而又共存的两性关系。本文认为文本突显了女性的生存意志的同时,充分展示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文化氛围;女性的客体地位依然...
关键词:逻各斯中心主义 女性主义 反女性主义 
《一千英亩》:父权制农业文化下的生态意识和土地伦理观被引量:4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34-136,共3页程静 
简.斯迈利的《一千英亩》是美国文学中生态女性主义的经典之作。它揭示了以差别为伦理前提的"压迫性的统治逻辑"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农业文化中的盛行,关注了农业社区中多数人错误的土地伦理观和生态意识的缺失以及父权意识对女性和土地...
关键词:土地伦理观 美国农业文化 人与土地的关系 
《爵士乐》:历史书写与爵士精神被引量:1
《云梦学刊》2007年第5期107-109,共3页程静 刘玉梅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爵士乐》超越了婚外恋﹑谋杀的伦理巢臼,它借用爵士乐的表现手法和追寻自由的爵士乐精神,表达了对黑人文化的新反思。
关键词:爵士乐 爵士精神 历史书写 黑人文化 
走出白人文化霸权的藩篱——对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的后殖民解读被引量:12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85-88,共4页程静 郭庭军 
 文章运用后殖民理论对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进行剖析。认为该文以一个黑人少女的精神崩溃和另两位黑人少女的幸存为对比,解密了美国国内帝国主义和白人文化霸权的实施过程及其对黑人心灵的戕害,力图唤醒非裔美国人的自...
关键词:后殖民理论 美国国内帝国主义 白人文化霸权 黑人文化身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