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敕瑞

作品数:26被引量:12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校勘训诂出土文献佛典词语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历史语言学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语言科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汉译佛典音译词的讨论--以慧琳《一切经音义》所收音译词为考察对象
《语言学论丛》2024年第1期26-43,共18页胡敕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上古汉语语义知识库的历史语法与词汇研究”(18JD74000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慧琳《一切经音义》所收音译词材料为考察对象,对汉译佛典中音译词的来源、选择音译的理由、音译词的差别、音译词的用字等四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此外,本文亦证实《慧琳音义》中所反映的选择音译的理由正是玄奘“五不翻”...
关键词:音译词 慧琳音义 玄类“五不翻” 汉译佛典 
出土汉简与汉代词语——以西北汉简为考察对象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3年第2期136-157,共22页胡敕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上古汉语语义知识库的历史语法与词汇研究”(18JJD74000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西北出土汉简为考察对象,尝试通过考察这批材料中的一些词语来一窥出土汉简对研究汉代词语的重要价值。文章分别从“西北汉简中所见汉代惯用语”“见于传世汉代典籍中的词语”“不见于传世汉代典籍中的词语”等三个方面来讨论见...
关键词:汉语词汇 出土文献 西北汉简 汉代口语 
释“完”“莞”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2年第2期47-57,共11页胡敕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上古汉语语义知识库的历史语法与词汇研究”(18JJD74000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由两部分组成,分别讨论了“完”字以及从完得声的“莞”字的训释问题。第一部分讨论了“完”读如“髡”与读如“宽”的两种用法,这两种用法并非“完”的本义,而是“完”的两种假借用法。第二部分讨论了表示欢笑貌的“莞”与“苋”无...
关键词:传世文献 音近义通 训诂校勘 
《说文》校订二则被引量:1
《古汉语研究》2021年第4期116-125,128,共11页胡敕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上古汉语语义知识库的历史语法与词汇研究”(18JJD740002)。
本文校订了今本《说文》中的两则错误。一则是《言部》“诞”训“词诞”之误,另一则是《金部》“金”训“久薶不生衣”之误。我们在校订中重视结合唐代写卷和出土简帛等新材料,这再一次说明新材料对发现并解决旧问题具有特别的价值。
关键词:校勘 写卷 简帛 《说文》 
清华简《四告》校读札记
《语言学论丛》2021年第2期146-161,共16页胡敕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上古汉语语义知识库的历史语法与词汇研究”(18JJD740002)的阶段性成果。
新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中有--篇题名为《四告》的文献,这是一篇由四组竹简构成的告神类告辞,整理者对四组简文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不过其中也还有一些可商订、补苴的地方。本文分四个部分对存有疑问的一-些字词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出土文献 清华简 《四告》 训诂校勘 
《论衡》词语补释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170-177,共8页胡敕瑞 
本文对《论衡》中一些颇为费解和容易误解的词语进行解释。其中有些词语不但一般读者不甚了了,就是专家学者也时有曲解。在解释这些词语时,我们注重引用同时期的文献包括出土文献。
关键词:《论衡》 词汇 训诂 出土文献 
隶书形近相误揭例被引量:1
《古汉语研究》2019年第4期41-49,103,共10页胡敕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上古汉语语义知识库的历史语法与词汇研究”(18JJD740002)
在秦汉简帛文字材料中有些字形的隶书写法相似,这些隶书形体相近的字往往在传世古籍中也多发生混淆。因此结合秦汉简帛文字相混的例证,可以校订传世典籍中的一些文字讹误。本文校订了古籍中因隶书形近而导致的四种讹误,即漫与濘相误、...
关键词:训诂校勘 秦汉简帛 传世文献 隶书形似 
一个被误解的成语“市无贰价”被引量:3
《中国语文》2018年第6期721-727,共7页胡敕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上古汉语语义知识库的历史语法与词汇研究"(18JJD740002)的资助
本文通过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双重证据,论证"市无贰价"这个成语自古以来已被误解。误解的原因是由"贰""二"错误替换所致。因错误替换而导致的误解早在东汉就已经发生。此外,文中还校正了其他典籍中由"贰""二"错误替换所导致的文字讹误。
关键词:汉语词汇 成语 训诂校勘 市无贰价 
“太甬”“大同”究竟是谁?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8年第2期110-116,258,共7页胡敕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上古汉语语义知识库的历史语法与词汇研究”(项目编号:18JJD740002)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考察了最新刊布的清华简中出现的人名“太甬”“大同”,通过大量的证据证明清华简中出现的人名“太甬”“大同”其实就是传世文献中的“曳庸”“洩庸”“泄庸”“舌庸”.这些人名虽然写法不一,但是指的都是越王勾践的五大夫之一.
关键词:出土文献 清华简 人名 太甬 大同 
《吴越春秋》“悉考绩”“冠挂不顾”解被引量:1
《古汉语研究》2018年第2期9-16,103,共8页胡敕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基于出土文献的上古汉语词汇与语法研究”(14JJD740008).
本文结合出土文献分别讨论了《吴越春秋》中的两个疑误。一是讨论"小子敢悉考绩"中的"悉考绩",我们认为"悉"当是"述"字形误,"述考绩"当释为循修父考功绩;二是讨论"冠挂不顾"中的"挂",我们认为"挂"当读如"倾","冠挂不顾"当释为帽子歪斜...
关键词:出土文献 训诂校勘 《吴越春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