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益

作品数:22被引量:5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大一统中华民族滇西中华民族认同台湾原住民更多>>
发文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青海民族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礼仪文教与边疆治理:德化政治中的文化认同被引量:2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年第3期119-134,M0007,M0008,共18页贾益 
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德化政治不仅是儒家的政治理想,也是历朝历代维护政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治理的政治实践。中国古代边疆和民族治理的具体措施,包含了“礼分华夷”“怀柔远人”的礼仪制度,推广儒学为核心的文教设置等方面。通过各种礼...
关键词:边疆治理 礼乐教化 德化政治 文化认同 大一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自觉被引量:9
《青海民族研究》2021年第3期58-67,共10页贾益 方素梅 张大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规划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问题研究”(批准号:2019ZDGH017)阶段性成果。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凝聚和壮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凝聚在一起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发展,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
关键词:统一多民族国家 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现代国家建构 
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思考中国历史上的“华夷”与“大一统”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年第1期177-178,共2页贾益 
在关于历史上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的研究中,“大一统”和“华夷”的关系是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对此,有学者概括为:“中国古代由众多民族发展、确立为统一国家的过程,也就是‘大一统’与‘夏夷之防’矛...
关键词:统一多民族国家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大一统 对立统一 华夷 形成与发展 民族 
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思考中国历史上的“华夷”与“大一统”被引量:14
《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5期48-58,158,共12页贾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三大体系”专项“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学基本理论与话语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9VXK04)的阶段性成果。
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既是最主要的治理目标理念,也是历代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大一统”治理目标下,一体两面的“华夷之辨”和“华夷一体”等观念以及相应的政策制度,为各个政权建立天下秩序和政权正统性提供...
关键词:国家治理 华夷 大一统 民族治理 因俗而治 
从“番”到高山族:名称流变与观念转移被引量:1
《兰州学刊》2020年第9期5-12,共8页贾益 
国家社科基金专项研究项目“历史经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VMZ001)。
以“番”称呼台湾少数民族,始自明清,产生于传统“华夷之辨”的语境下。日本占领台湾之后,早期延续了“蕃族”的称呼,体现的是近代殖民话语中的种族分类范畴;后期对“高砂族”一词的推行,则是与“皇民化”相表里的殖民策略。1945年台湾...
关键词:台湾少数民族 高山族 “番” 族称 近代中华民族认同 
1949年前的“民族形成”问题讨论被引量:2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31-44,共14页贾益 
20世纪初民族观念传入中国以来,到20年代,逐渐生发出一套关于中国民族形成,尤其是"汉族"形成的历史叙述和理论话语,其中包括民族在一定文化基础上形成,民族的"蜕化"观,以及"天然力"造成民族等观念。在这一背景下,20年代末斯大林关于民...
关键词:民族形成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现代中国 “民族”话语 
清代滇西方志中“土司”、“种人”类目的内外分际被引量: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197-202,共6页贾益 
清代早期云南方志中的"土司"等志,在体例上虽与明代有所不同,而设类定目之旨趣,仍沿袭明代"羁縻志",只以"华夷"二分视之。乾隆之后,道光《云南通志稿》所定"南蛮"等目,虽羁縻之意不变,但对"內夷"、"外夷"、"土司"、"四裔"等却有明显区分...
关键词:清代 云南方志 华夷之辨 大一统 
近代中华民族认同中的日月潭“番社”景观被引量:1
《青海民族研究》2017年第4期130-133,共4页贾益 
台湾日月潭的得名,是清代汉人不断深入"番地"的结果,日月潭的景观,从此也与"番人"的不同意象紧密相连。日据时期日月潭景观及其话语塑造,背景是殖民需要。而台湾由中华民国收回之后,日月潭的"番社"景观成为台湾"原住民"中华民族认同叙...
关键词:台湾 日月潭 “番社” “番人” 景观 
从“种人”纪述到“人种”之分--元至清地方志中的滇西民族分类被引量:4
《云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73-81,共9页贾益 
元以来云南方志中所记之"种人"名称及分类,至清末以多种形式进入当时新学中的"人种"或"民族"知识系统,且存在较大差异。这一点反映在同样是在近代种族、民族观念指导下晚清的两种滇西民族分类中,《腾越乡土志》汲取清代道光以来的"种人...
关键词:知识断裂 “种人” “人种” 滇西民族 地方志 现代民族国家 
元明清云南方志中“百夷”等称谓的流变被引量:8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9期43-50,共8页贾益 
"百夷"或"白夷"一词作为某一地区人群的总称出现于元代史籍,明代早期成为志书定例;明代中期以后,在李元阳的推动下,"僰夷"代替"百夷"或"白夷"等称呼成为总称,其转变有着深刻的观念内涵。自明入清后,前代史志中的各种称呼既有保留,亦有变...
关键词:“百夷” “金齿” “焚夷” “摆夷” 李元阳 民族观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