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超

作品数:28被引量:7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茶树福鼎大白茶茶树良种选择育种大叶种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茶叶科学》《茶叶通讯》《广东茶业》《福建农业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福云23号茶树新品种选育推广研究(1957~1992)
《茶叶科学技术》1998年第3期20-24,共5页郭元超 
福云23号茶树新品种,原称“福云58—23”。是我所于1957年以福鼎大白茶为母本,云南大叶种为父本,通过自然杂交,于1958年秋,从母本树上采籽播种而得的第一代有性群体(简称福云58型)中,通过1959~1962年单株观察分离,并用无性繁...
关键词:茶树 新品种 选育 福云23号 
福云8号国优茶种的选育推广研究(1957—1996年)
《茶叶科学技术》1998年第1期1-6,共6页郭元超 
关键词:茶种 选育 福云8号 
福云20号新品种的选育推广研究(1957—1991年)被引量:1
《茶叶科学技术》1997年第4期1-5,共5页郭元超 
关键词:茶树 福云20号 新品种 选择育种 推广 
高香型优质乌龙茶新品种丹桂选育报告被引量:11
《茶叶科学技术》1997年第2期4-11,共8页陈荣冰 黄福平 郭元超 杨燕清 邬龄盛 陈广群 
关键词:乌龙茶 新品种 丹桂 高香型 选择育种 
茶树种质资源形态特征的主分量分析被引量:9
《茶叶科学技术》1996年第3期21-25,共5页叶乃兴 郭元超 
本文对60份茶树种质资源的主要形态性状进行了主分量分析,结果表明:对第一主分量贡献最大者为树型和叶尖;对第二主分量贡献最大者为花瓣数和花柱开裂数。树型、叶尖、花瓣数和花柱开裂数是茶种质资源形态分类的重要性状。通过二维排...
关键词:茶树 种质资源 形态性状 主分量分析 
茶叶植物的起源、传播与演化被引量:5
《茶叶科学技术》1996年第1期1-7,共7页郭元超 
本文以广泛征集、观察我国各地野生茶树及栽培群体的遗传型、生态型及其生物学特性等系统研究资料为基础,并结合闽、粤、桂、黔、川及缅甸东北部等的实地考察以及各有关资料等,初步论述茶叶植物的起源、传播与演化途径及其相互关系,...
关键词:茶叶植物 起源 传播 演化 
“川、黔”种群的原始性状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茶叶科学技术》1995年第1期2-5,共4页郭元超 
关键词:茶树 种群 原始性状 开发利用 四川 贵州 
武夷类群的地理分布与演化特征被引量:7
《茶叶科学简报》1994年第3期4-10,共7页郭元超 
关键词:武夷类群 地理分布 演化 生态环境 形态特征 生态性状 茶树 
“三江”种群形态性状演化趋势分析
《茶叶科学简报》1994年第1期9-14,共6页郭元超 
本文根据已有研究资料,着重对茶树器官外表茸毛、花器雌雄两性结构,心皮数目、花型与花被数目等主要遗传性状的演化发展趋势,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探讨“三江”种群及其直接后裔──云南大叶栽培类群,在系统发育上的原始特性与演化水...
关键词:茶树 系统发育 “三江”种群 形态性状 演化趋势 原产地 野生原始种 开发利用 云南大叶栽培类群 
茶树果实的形态与分类被引量:2
《茶叶科学技术》1993年第4期1-5,38+41,共7页郭元超 
茶树果实虽含有较高的脂肪,可供工业用,而且经过脱涩处理后还可供食用,但其经济价值远不如茶叶与水果,未被人们所重视。尤其对其形态与分类的研究更是冷门。笔者在多年对茶树种质资源的系统研究中,发觉茶树果实外部形态特征在同一种质...
关键词:外部形态特征 遗传特性 矮脚乌龙 大树茶 果形 大厂茶 单粒 子室 种性 白瑞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