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福禄

作品数:51被引量:822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气候变化作物模型水稻物候酸沉降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农业科学》《地球信息科学学报》《中国农业气象》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影响评估研究进展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4年第5期1029-1040,共12页翟然 胡圣堃 梁犁丽 陶福禄 暮色依薇 王燚成 徐志 李婉 周泓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项目编号:WWKY-2021-0357,合同编号:20210358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1050)。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梳理,归纳常用的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指标及方法,总结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影响以及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变化。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的评估方法均...
关键词:水能资源 风能资源 太阳能资源 可再生能源 资源评估 气候变化 “双碳”目标 
基于作物模型与机器学习的水稻障碍型冷害脆弱性研究
《中国农业气象》2024年第9期1053-1066,共14页张静 张朝 张亮亮 曹娟 骆玉川 韩继冲 陶福禄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A0608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01095,41977405,42061144003);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BX20200064)。
以水稻障碍型冷害为例,提出一种突破数据限制并兼顾承灾体反应机理的新方法,构建农业气象灾害脆弱性曲线。基于1990-2010年气象数据设计水稻抽穗开花期的障碍型冷害情景,通过MCWLA-Rice作物模型和机器学习混合建模法计算对应的水稻单产...
关键词:水稻 低温冷害 脆弱性 作物模型 机器学习 
过去30年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海河流域径流、泥沙及氮磷流失的影响被引量:2
《自然资源学报》2024年第7期1720-1734,共15页丁楠 李义博 陶福禄 
中澳合作项目(177GJHZ2022052MI)。
海河流域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中国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地区之一。人口密集、长期不适当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加剧了该区水土流失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对海河流域径流、泥沙以及氮磷...
关键词:海河流域 土地利用 气候变化 生态水文 
中国三大作物1 km分辨率种植面积数据集(2009-2015年)被引量:1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23年第3期299-314,共16页梅晴航 张朝 骆玉川 吴华清 陶福禄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A0608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7405、42061144003)。
我国三大作物(稻谷、玉米和小麦)种植面积均位于世界前列,获得与县级统计年鉴一致的三大作物种植面积空间分布数据对于农业政策制定和灾害风险防范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关于我国三大作物种植面积的可用数据集较少,且已有公开数据集与统...
关键词:三大作物 GLASS LAI 统计数据 种植面积 
基于Meta分析的中国森林水源涵养空间分布数据集被引量:2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2023年第1期8-18,V0008-V0018,共22页吴溪 史文娇 陶福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30647);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森林水源涵养服务是存储和调控水资源的重要过程,基于Meta分析的中国森林水源涵养空间分布数据集以收集的1,045个关于全国森林水源涵养的相关参数及其影响因素的观测点数据为基础,通过综合蓄水能力法计算了点尺度观测的林冠截留、枯落...
关键词:中国 森林水源涵养 全国尺度 空间分布 
华北平原玉米管理措施与地表水热收支数据集研发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2022年第2期290-297,462-469,共16页刘凤山 葛全胜 陶福禄 蔡杨星 卜建超 白妮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01020)
农田地表特征变化通过影响陆-气界面水热交换过程是区域气候变化的重要反馈因素。本数据集以华北平原玉米物候动态为依据,建立了不同播种期和生长期的3种情景:春玉米(播种期早,生长期正常)、夏玉米(播种期晚,生长期正常)、潜在玉米(播...
关键词:玉米 物候期 地表能量分配 反照率 
华北平原玉米播种期和品种变化对冠层温度的影响及地表生物物理机理被引量:3
《地理科学进展》2022年第4期682-692,共11页刘凤山 葛全胜 陶福禄 蔡杨星 卜建超 白妮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020)。
通过改变陆—气界面的地表水热交换,农田管理变化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反馈过程之一。华北平原玉米的播种期和有效积温发生了规律性变化,改变了叶面积指数(LAI)、地表反照率(α)、净辐射(R;)、潜热(LH)和冠层温度(T;)等,成为区域气候变化的...
关键词:玉米 农业物候 SiBcrop 地表能量平衡 华北平原 
提高小麦光能利用效率机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中国农业气象》2022年第2期93-111,共19页李义博 陶福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提升小麦光利用效率和产量潜力的生理遗传基础与理想株型设计研究”(3176113006)。
农作物产量依赖于生物量和收获指数,过去作物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收获指数的增加而生物量增加很小,进一步提升作物产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量的提高,而光能利用效率是提高作物生物量的瓶颈。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一种在全...
关键词:小麦 气候变化 光能利用效率 理想株型 产量潜力 
GEE环境下的玉米低温冷害损失快速评估被引量:5
《遥感学报》2020年第10期1206-1220,共15页张亮亮 张朝 曹娟 李子悦 陶福禄 
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项目(编号:2017YFD0300301)。
大范围、及时、准确的灾害损失评估与制图对防灾减灾、农业保险和粮食安全等至关重要。针对传统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空间尺度单一、泛化能力差、时效性低,可操作性弱等问题,本文建立了一种遥感产品耦合作物模型的多尺度的灾害损失评估方法M...
关键词:遥感 多尺度灾害损失评估(MDLA) Google Earth Engine 作物模型 冷害指标 玉米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和作物模型快速评估低温冷害对大豆生产的影响被引量:15
《地理学报》2020年第9期1879-1892,共14页曹娟 张朝 张亮亮 骆玉川 李子悦 陶福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7405,31561143003,41571493l,41621061)。
作为中国商品粮的主要生产基地,东北地区频发的低温冷害给中国粮食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及时、准确和大范围评估低温冷害灾损是降低损失、快速恢复生产的重要前提。本文以鄂伦春为例,提出了一种快速评估低温冷害对大豆生产影响的新方...
关键词:低温冷害 Google Earth Engine(GEE) CROPGRO-Soybean 大豆 减产率 有效积温距平值(CDD)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