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安政

作品数:23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红楼梦》司马迁诗歌歧途司马谈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咸阳师范学院学报》《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渭南师范学院重点科研基金渭南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渭南各县(市)地方志所收古体诗歌指误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19-25,共7页严安政 
渭南市各县(市)20世纪80至90年代所编撰并公开出版的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县(市)志中"艺文志"等所收录的古代诗歌作品,存在着错别字、字句残缺、诗体错误、作者误植等诸多问题,为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起见,就能找到典籍和旧县志进行对比校勘...
关键词:渭南 县志 古诗 指误 
一个成功的新时期大学生形象——浅说长篇小说《爱在何方》主人公李逸形象被引量:1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48-51,共4页严安政 
《爱在何方》的人物形象塑造是成功的。它以开阔的视角和深入的洞察力,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以学生为主、包括教师的群体形象。小说中人物个性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有十多个。主人公李逸,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思想、敢担当的新时期...
关键词:人物形象 李逸 大学生 理想 
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读赵步杰先生《古汉语言语入门》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10-114,共5页严安政 
《古汉语言语入门》是赵步杰先生在延安大学中文系任教其间积毕生心血精心结撰的一部学术力作,这部著作自1972年先后由延安大学油印、铅印传世以来,受到同行专家们的热烈欢迎。《古汉语言语入门》作为一部语法理论专著具有创造性、科学...
关键词:赵步杰 古汉语言语入门 创造性 科学性 实用性 
我国古代诗歌中的涉老思考被引量:1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91-95,共5页严安政 
文章从我国大量古代诗歌作品中,搜罗了古代诗人关于老年养生的诗作,将其老年养生经验概括为老当有所学、老当有所为、老当有所思、老当有所乐、老当有所忌五条,并对其进行了举例论述,以期对现代老年养生有所启发和裨益。
关键词:古代诗歌 涉老 思考 
寇准诗歌中的故土情结被引量:1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62-64,共3页严安政 成荣强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C007);渭南师范学院秦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项目(QDZD1118)
寇准不但是北宋前期著名的政治家,而且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也令人瞩目。其表现在诗歌中的浓重的故土情结,显得尤为突出。这种故土情结的成因,既和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密切相关,也和作者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及由之而来的"宦"与"隐"的内心矛...
关键词:寇准 诗歌 故土情结 成因 
略论寇准的词被引量:1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84-86,共3页严安政 
渭南师范学院秦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项目
寇准的词均为伤时惜别之作,风格清丽缠绵,表现了这位杰出政治家性格的另一个侧面。这种题材选择和风格追求,既是当时人们对诗词题材分工、审美追求的认识及词坛的整体风格影响的结果,也与词人本人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感密切相关。
关键词:寇准 词作 思想 艺术 风格成因 
红楼释“玉”——兼说曹雪芹对黛、钗和“木石前盟”、“金玉良缘”的情感态度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103-106,共4页严安政 
《红楼梦》两位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名字分别寓意为"抱欲"和"带欲"而来,作者对"欲"的肯定把明代中期以后"以情反理"进步思潮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是《红楼梦》及其作者对传统思想叛逆的主要表现。另一主要人物宝钗名字的寓意则应为"抱财...
关键词:《红楼梦》 宝玉 黛玉 寓意 抱欲 带欲 
对历史、社会、人生思考的诗性展示——试论《红楼梦》的人文内涵、历史底蕴和哲理意味被引量:1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30-34,共5页严安政 
作为一个具有伟大思想家品位的伟大作家,《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没有只咀嚼个人一己之悲欢,而是通过"空"、"色"、"情"三个世界的构建,表现了对历史、现实和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入思考,使《红楼梦》具有了深厚的人文内涵、历史底蕴和哲理意...
关键词:《红楼梦》 人文内涵 历史底蕴 哲理意味 
《红楼梦》64、67两回可能非原作之一证被引量:2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67-68,73,共3页严安政 
从《红楼梦》文本实际出发,通过对《红楼梦》前80回,尤其是61回到70回中"忙"和"连忙"使用情况的考察,认为64、67两回和前80回其他章回可能不是出于同一作者之手,而和后40回可能同属一个作者,而且这个作者可能还不是高鹗。
关键词:《红楼梦》 64 67两回 非原作 
也议“一从二令三人木”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78-81,共4页严安政 
从语义、语法和文本事实三个方面,论证了多数学者对王熙凤判词中"一从二令三人木"理解的正确性,即认为它指贾琏对王熙凤态度变化的三个阶段,也是王熙凤命运的三部曲:贾琏对其始则听从,续则使令,最终休弃。
关键词:王熙凤 判词 命运 三部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