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军

作品数:16被引量:4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手性溶解剂对映体NMR包合包合作用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化学学报》《计算机时代》《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准备工作精细化——以武汉大学为例
《大学化学》2024年第10期318-324,共7页刘海燕 吴晓军 杨鹰 丁琼 赵发琼 
武汉大学实验技术项目(WHU-2022-SYJS-19)。
基础化学实验面向全校化学、近化学等多个学科专业开设,学生人数多、涉及专业广、仪器药品种类多数量大,繁琐的实验准备工作是很多专技人员面临的不小挑战。科学、精细的实验准备工作,不仅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有力支撑...
关键词:基础化学实验 精细化准备 实验教学 教学质量 
做好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第一步——线上线下辅助实验预习的探索和总结被引量:1
《大学化学》2024年第8期23-27,共5页吴晓军 胡锴 赵发琼 
预习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预习的科学设计和落实执行不仅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与做、教师教与导的效果,而且在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养中承载着小杠杆撬动大效益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武汉大学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组利用线上线下资源辅助低...
关键词:基础化学实验 实验预习 线上线下混合 互动式讲义 
甘油化学催化转化研究进展
《广东化工》2014年第10期65-66,共2页曾子彦 戈军伟 吴子淳 吴晓军 洪昕林 
如今随着生物柴油产业的蓬勃发展,其副产物甘油的再利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从甘油酯化、氧化、氢解3个方面概述了甘油催化转化为其它化学品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由于篇幅所限,涉及的催化剂体系仅限于有利于工业化的多相催化剂体系。
关键词:甘油氧化 甘油酯化 甘油氢解 
1-对甲苯磺酰基-3-羟基-1,5,8-三氮杂环癸烷的合成及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3
《有机化学》2011年第1期101-105,共5页李涛 吴晓军 梁峰 熊小琴 杨利 周泱泱 吴成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272046);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06ABA227)资助项目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制备得到1-对甲苯磺酰基-3-羟基-1,5,8-三氮杂环癸烷(2).根据谱学数据确定目标化合物2的结构,应用DNA熔点温度测量和计算机模拟研究测定化合物2~4与DNA的结合能力.结果显示羟基和对甲苯磺酰基的引入有利于化合物2与DN...
关键词:大环多胺 断裂DNA 相互作用 抗肿瘤活性 
单猪屎豆碱的2D NMR被引量:2
《分析科学学报》2005年第1期45-47,共3页吴晓军 程功臻 
H、13C和DEPT及2DNMR(gCOSY、NOESY、gHSQC和gHMBC)方法,进一步对单猪屎豆碱的核磁共振谱进行了全归属。
关键词:单猪屎豆碱 2D NMR 全归属 
新型低聚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被引量:22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年第6期691-697,共7页高志农 许东华 吴晓军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0J023)
综述了新型低聚表面活性剂(Oligomericsurfactants)的结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水溶性、增溶性、界面行为、粘度、聚集行为、协同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其在纺织、材料、生物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并预测其在三次采油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低聚表面活性剂 GEMINI表面活性剂 三次采油 
葫[n]环联脲(n=5,6,7,8)与两种重氮氟硼酸盐的包合作用研究被引量:1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第11期2038-2041,共4页刘思敏 吴晓军 梁峰 姚骏骅 吴成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2 0 172 0 40 )资助
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紫外 -可见光谱滴定法考察了葫 [n]环联脲 ( Cucurbit[n]uril,n=5 ,6,7,8)与对甲苯重氮氟硼酸盐和 4,4′-联苯二重氮氟硼酸盐的配位情况 ,并用曲线拟合求得形成的包结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结果表明 ,不同空腔的葫 [n]环...
关键词:葫[n]环联脲 包结配位 重氮盐 分子识别 
含二苯基甘脲单元的新型氮杂大环的合成
《有机化学》2004年第z1期273-,共1页刘思敏 吴晓军 章士伟 吴成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172040)资助项目.
  甘脲分子具有刚性的凹形结构、四个易于取代的NH基团以及两个可以形成氢键的脲羰基,因而使之被广泛地用作为分子和超分子主体的构筑单元.许多不同形状的含甘脲结构单元的主体分子表现了对客体分子具有特异的选择性,葫环联脲(cucurbi...
L-/D-酒石酸衍生的酰胺型手性大环多胺的对映体识别研究
《有机化学》2004年第z1期279-,共1页李宝华 杨雪梅 杨凯 罗增伟 吴晓军 傅恩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272045)资助项目.
  手性识别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生物体系中许多物理、化学、生物功能的产生都起源于分子手征性的精确识别与严格匹配.近二三十年来,对药物及生理活性物质对映体的不同生物活性及其代谢过程的深入了解,促进了手性分离与不对称合成...
新型手性溶解剂的合成及手性识别研究
《有机化学》2004年第z1期281-,共1页杨雪梅 罗增伟 李宝华 吴晓军 马恒 傅恩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272045)资助项目.
  核磁共振手性溶解剂法是精确、快速地测定微量手性化合物ee(enantiomeric excess)值的方法之一.目前有许多关于手性溶解剂(CSAs)的文献报道,但适合于手性羧酸类对映体识别的CSAs仍较少.光学活性的胺常被用作测定手性羧酸的手性溶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