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媛

作品数:7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VBNC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大肠杆菌MRNA差异显示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微生物学通报》《畜牧兽医学报》《中国预防兽医学报》《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鸡白痢沙门氏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相关基因ybbB和rh1B的鉴定被引量:3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1年第9期689-693,共5页李影 段锐 孙晓媛 钱爱东 王伟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00594);高等院校博士点科研基金联合资助项目(200710193002);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2009IK168)
为鉴定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下的转录基因,本研究采用液体LB培养基在4℃条件下诱导鸡白痢沙门氏菌(S.pullorum)CVCC578株进入VBNC状态,并利用mRNA差异显示RT-PCR技术(DDRT-PCR)分析S.pullorum VBNC状态与正常状态所表达的差异基...
关键词:鸡白痢沙门氏菌 VBNC状态 mRNA差异显示(DDRT-PCR) 作用机制 
细菌通气培养与取样装置的改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年第8期21-22,32,共3页李影 魏忠彬 孙晓媛 侯凤 钱爱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00594);吉林农业大学教学改革重点支助项目(20080536)
针对细菌在通气培养与取样过程中存在的不方便、不灵活、易污染等问题,提出了改进办法,并自主设计了一套既可用于单独培养或取样,也可同时用于培养与取样的实验装置,并对此装置的特征以及优点进行了阐述。实践表明,该装置的研制不仅能...
关键词:细菌 通气培养 取样 实验装置 
鸡白痢沙门氏菌CVCC578标准株VBNC研究模型的建立及鉴定被引量:4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0年第3期179-182,共4页李影 段锐 孙晓媛 钱爱东 王伟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594);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70193002)资助
为建立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研究模型,本研究利用液体LB和4℃联合条件对鸡白痢沙门氏菌CVCC578参考株的进行VBNC诱导,构建VBNC研究模型。同时依靠胎牛血清和程序性升温对处于该状态的菌体进行复苏,并对复苏前后的细菌进行了16SrRNA验...
关键词:鸡白痢沙门氏菌 活的非可培养状态 复苏 16SrRNA 
鸡大肠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发生相关基因克隆与分析被引量:2
《畜牧兽医学报》2010年第3期322-328,共7页李影 段锐 王伟利 孙晓媛 钱爱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00594);高等院校博士点科研基金联合资助项目(200710193002);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2009IK168)
本研究旨在从分子水平探究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的发生机制。应用冰乙酸和4℃联合诱导条件,使鸡大肠杆菌进入VBNC状态,并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获得VBNC相关基因。结果表明,从VBNC大肠杆菌中筛选得到的3个差异片段与大...
关键词:VBNC状态 大肠杆菌 mRNA差异显示(DDRT-PCR) 作用机制 
三株沙门氏菌VBNC状态诱导条件的筛选被引量:9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9年第3期193-197,共5页孙晓媛 钱爱东 李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0471286;30700594);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60556)
通过对3株沙门氏菌在不同条件下的诱导,确定沙门氏菌进入VBNC状态的条件,为进一步研究VBNC状态的发生机制奠定基础。以改变沙门氏菌培养环境为主,设计11种条件对3株沙门氏菌进行诱导培养,同时观察其可培养菌数的变化及荧光图像的变化。...
关键词:沙门氏菌 VBNC 诱导 筛选 
细菌的“VBNC”状态在开发未可培养微生物中的探索被引量:4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8年第12期992-994,共3页孙晓媛 李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0471286;30700594);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60556)
VBNC(Viable but nonculturable)是指非可培养微生物状态,徐怀恕等人在1982年通过对霍乱弧菌和大肠杆菌存活规律的研究,首次发现并提出了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state,VBNC),即细菌在不良环境条件...
关键词:活的非可培养状态 可培养微生物 细菌 开发 大肠杆菌 霍乱弧菌 生长繁殖 代谢活性 
开发未可培养微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微生物学通报》2008年第5期798-802,共5页孙晓媛 李影 钱爱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471286;No.30700594);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20060556)
细菌的"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viable but nonculturable)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处于此状态的细菌不但丧失了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能力,而且具有与原菌相似的致病性,成为可以逃避检测的"隐性"传染源,对周围的环境及人类安全构成潜在威...
关键词:VBNC 未可培养微生物 宏基因组学 遗传指纹图谱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